中国宁波网记者 顾嘉懿 廖惠兰
2025年是宁波籍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30周年。近日,多场纪念活动分别在上海与宁波举行。1月7日,周信芳部分后人到宁波慈城寻根,其中包括周信芳女儿、92岁的周采蕰。
7日下午,周采蕰及家人在慈城周信芳戏剧艺术馆接受了媒体采访。周采蕰表示,这是她第三次到访慈城,1984年她曾托人在慈城找到父亲周信芳为祖父周慰堂建造的家祠“全恩堂”,并携女儿前来寻根。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慈城了。”周采蕰说,“我把父亲的第三代、第四代后人一起带来,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还能记得他们祖父、曾祖父的故事。”
周家人在全恩堂前。通讯员 徐磊/摄
携后人重返全恩堂
“1985年是我第一次回国,当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来慈城寻根。来之前,我先托上海的朋友,帮我寻找父亲在家乡建的祠堂,当年慈城只知道有周氏宗祠,不知道有我们的家祠,很幸运,他们当时在一个仓库后面找到了一块碑记,就是我们家的全恩堂。”
重建全恩堂碑记拓片。
周采蕰回忆说:“我祖父周慰堂喜欢唱戏,并跟一个戏曲演员结亲,不容于家族。我父亲周信芳后来有了能力,花5000银元帮祖父周慰堂在慈城建了一个全恩堂。”
今天的全恩堂已经不是周采蕰初次来访时看到的那个破破烂烂的仓库,得到整修并成为了江北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采蕰表示,这次和她一起来的有周信芳的第三代——她的女儿Tora Chung(中文名:钟楚麟),她大姐周采藻的女儿Serena Cha(中文名:查似云)和儿子Liold Cha(中文名:查家瑞),周信芳之子周英华的儿子Max(中文名:周迈);还有周信芳的第四代——Liold Cha的儿子Dylan Cha和Serena Cha的儿子Matthew Kawakami。
“我就是带着他们来寻根,让他们记得祖辈的荣耀和故事。”周采蕰说。
周家人在慈城周信芳戏剧艺术馆观看家乡戏。
回忆父亲周信芳生平往事
本次回国,周家人先在上海参加了一系列纪念周信芳130周年诞辰的活动。
周采蕰在接受上海媒体采访时说,父亲周信芳不仅是位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也是二十世纪京剧艺术的革新者,“我父亲挚爱京剧艺术,而他的才情、天赋和丰富的经历帮助他实现了艺术理想,他也达到了几乎所有演员都向往却很少能达到的高度和成就。”
在周采蕰看来,正是这份对理想的坚定、对艺术的执着和为人处事的认真,才让父亲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而这些珍贵的品质也是他留给子女最大的财富。
周采蕰在宁波回忆父亲周信芳。
在宁波,周采蕰回忆了父亲周信芳在她身上留下最深的印记,就是教她读书。
“小时候我不喜欢念书。有一次生病,父亲买了5本书给我看,没想到我一天就看完了。后来我到他书房去看书,看外国剧本,比如易卜生的,看不懂也看。以前我父亲几乎每天要演戏,只能在没戏的日子问我母亲要点钱去买书,买来后放到他的书架上。我会拿书到我的房间看,而他看到书架上有空位就会再去买。就这样,他给我介绍了很多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周采蕰说,“看书让我学了很多知识。”
教孩子不做“英雄”
周采蕰还回忆了一件事。以前戏园子关门早,但演员还要留下来“说戏”(也就是准备第二天的戏),所以周信芳每天回到家都是凌晨两三点。
有一天晚上,周信芳在小巷里遇到醉汉邻居寻衅,他用巧劲打掉了对方的眼镜,没了眼镜的邻居立刻蹲下满地找眼镜。周信芳帮他找回眼镜并戴好,机智地化解了这场冲突。
第二天,孩子们想知道父亲有没有“打赢”,是不是“英雄”。父亲把孩子叫在一起说,你们不要做“英雄”,要想着每个人的难处,要想对方为什么这样做,打架不能解决问题。这一观念对周采蕰影响很深。
周采蕰在父亲身边留到28岁才远渡重洋。她记得临别前,父亲声声叮咛“要早些回来”,遗憾的是,“没想到那次离别竟是永别。”
周家人参观慈城周信芳戏剧艺术馆。
这次是周信芳第三、第四代后人第一次来宁波。周采藻的女儿Serena Cha表示,“这次来到慈城,我感觉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历史古城,而我的外公周信芳正是此地历史的一部分,他的表演艺术在这里被人们纪念,对我的家族来说是很大的骄傲。”
周采藻的儿子Liold Cha表示,慈城的环境被保护得很好,他在这里加深了对外公的直观印象,未来还想探索更多。
周采蕰的女儿Tora Chung说,她1985年和母亲一起来慈城时才13岁,这次来访,对故土的记忆更清晰了。
周英华的儿子Max则说:“虽然越洋而来走了很久,但踏上慈城这片土地时,感觉走到了一个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在他看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据他了解,麒派的中心思想就是展示人性“真”的一面,这一精神遗产影响深远,也作用在他的家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