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寒假来了,就像一个超级大礼包“哐当”一下砸到面前!没有了早起赶去学校的匆忙,没有了上课铃声的“催促”,是不是想想就开心?记者特别邀请几位名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寒假作息建议,咱们既能玩得痛快,又能悄悄进步,快跟着开启欢乐又充实的寒假之旅吧!
一年级—三年级:
李丽密:温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鹿城区教坛中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做时间小主人
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认真思考这个寒假你想要完成的事情,把这些事情写下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合理安排每天的任务。
二、做学习小达人
积累:每天抽10分钟背诵积累,既可以丰富知识储备,又能提升语言感知力,还能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寒假也是最好的阅读时光,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坚持每天阅读,和爸爸妈妈分享故事,让假期充满书香!
实验:让我们跟随好奇心,利用寒假时间做做既动手又动脑的好玩小实验吧!
选自温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寒假建议《好奇心指南针》
三、做运动小健将
每天坚持运动,例如跳绳、跑步、打羽毛球、篮球等。
四、做生活小能手
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你可以和父母商量一下,那些你擅长的家务事就交给你啦,当然也可以尝试着选一样你不会的,利用寒假时间学会哦!
过年的时候,要和家人一块儿贴春联、包饺子、走亲戚,热热闹闹感受春节的欢乐,还能了解好多传统文化!
四年级—六年级:
缪旭春:温州道尔顿小学教学中心主任·科学学科导师·项目化学习导师、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

假期规划要注重学习与休息的平衡,建议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固定的生物钟: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并在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这能让身体充满活力,心情也会很美丽。
2.零点体育时光:早上起床后,来一场45分钟的运动大作战,跳绳、跑步、骑车、瑜伽……运动后测测心跳,心率在每分钟160~180次才能让你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大脑都动起来,还能让你一天的学习和活动事半功倍。
3.丰富多样的活动:先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规划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阅读、玩桌游、做手工、唱歌……让大脑在不同的刺激中获得发展。当然,安安静静地写会儿作业也是很重要的活动。
4.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家人一起做做家务,比如掸新(大扫除)、办年货,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在社区做公益,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5.限时使用电子产品:可以利用电子产品中的优质APP来提升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但每天不超过2小时,不然大脑的语言和记忆功能会变弱。
6.自主管理学业任务:面对假期中的学业任务,我们也可以通过”规划-执行-反思”来进行自主调节,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①约定目标:和爸爸妈妈一起定个小目标,比如“完成旅行手账”。这个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达到,还得是你真心想做的,别忘了定个截止日期哦。
②规划日历:把所有要完成的学业任务按学科分类列出来,然后分析每个任务的要求,预估完成时间和难度,再准备一张日历纸,把任务按计划填进去。
③打卡激励:每次完成一个阶段任务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在日历格中涂上喜欢的色块,或奖励自己去看一场电影……鼓励自己继续努力。
④反思整理:在假期结束时做一做作息执行、任务完成、学习材料和空间整理等方面的整理反思,还可以想想自己遇到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还有自己做得好的部分以及接下去想做得更好的部分……
初一—初三学习建议:
谢嘉乙: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温州市新锐班主任,第十三届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

1.设定学习目标:结合本学期学习情况和下学期学习内容,设定合理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分数目标,也可以是某方面的能力目标,如数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英语提升听力和阅读能力等。
2.制定学习计划:将寒假作业分学科按每天的量分配好,根据自身生物钟和学习习惯,制定详细的每日学习时间表。计划表切忌安排过满,适当留白,留出时间放松身心,也留出时间弥补可能拖延的任务。同时,每周安排特定时间复习上学期的重点知识,为薄弱学科查漏补缺,还要预习下学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3.建立个人错集:复习过程中,将混淆的知识点、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并定期回顾错题本,仍有问题的做好二次标记,目的在于将错题本做厚再做薄。
4.丰富学习形式:可参加线上学习交流、打卡活动或与同学组织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共同探讨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要定期复盘反思,及时调整寒假的学习状态和节奏。
5.梳理知识体系:利用寒假时间,对初中三年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运用。
6.加强限时训练:中考不仅考查知识掌握程度,还考查答题速度。在做模拟试卷和真题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限时训练,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不断增强考试的手感。
7.关注中考动态:利用寒假时间,了解中考政策的变化,如考试科目、分值、录取规则等。同时,可以收集一些目标高中的招生信息,为下一步的努力和选择做好准备。
8.注意劳逸结合:学习间隙适当休息,加强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同时,面对中考压力,学会自我调节,通过听音乐、运动、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注:5-8点主要针对初三。)
原标题:这个寒假怎么过?三位名师为你私人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