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长乐
1月21日上午,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场里,一群佩戴橙色旁听证的“特殊”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旁听公民,其中20名是通过自愿报名或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推荐而来,28名来自金融界,他们与其他代表一起了解过去一年宁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
“零距离感受这场盛会,满满的收获和感动!”旁听公民林军在深甽镇从事医疗卫生行业。去年,在旁听人大会议期间,林军提出了培育乡村中医师、推广中医技术、开设乡村中医门诊等5条建议,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我最关心医疗卫生方面的内容,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基层卫生院一院一特色’品牌,备受鼓舞。”林军说。
旁听公民、前童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董峰峰十分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他认真地翻阅会议资料,并在自己关注的内容上做记号。当看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因时因势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时十分欣喜,“我县是省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所有教育人的共同目标,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扛起教育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宁海正进入全面建设‘三万三城’新征程。”旁听公民、团县委副书记林岳斌在日常工作中最关注青少年群体,他建议由县民政局牵头,各乡镇(街道)党(工)委配合,面向全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职工、村(社)专职干部及网格员,开展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集中攻坚行动,精准普及政策适用情形,把福真正送进千家万户。
“看到家乡的变化,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桃源街道阳光小区业委会成员冯宗达已多次报名参加旁听,提出增设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社区医疗服务站等民生建议。这一次,他又带着加强中心城区下水道管理、文明交通建设等建议参会,希望能为家乡建设尽力。
据了解,2024年,县人大常委会对旁听公民建议的后续办理环节进行了研究及制度层面的修订完善。23条涉及政府层面工作的建议,由有关部门向旁听公民作出了办理意见答复,更加有效保证了公民参与旁听工作的积极性。
会上,旁听公民在与记者交流中,有的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的带来了群众意见,有的反映身边的所见所闻,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沿街店面整改、社会治安、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发展等。他们纷纷表示,零距离感受人代会,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宁海的发展脉络,能够参与其中,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当天下午,大会还组织召开旁听人员工作座谈会,听取旁听公民对政府、人大、法院、检察院等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社情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