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我们的村晚”十年来从盆景到风景 村晚,浙江农村新年俗

日期:2025-01-23来源:杭州机场作者:杭州保姆纵火案

金龙腾飞灵蛇归,吉星高照福满堂。

1月22日晚,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共同主办的2025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省主场活动,在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文化礼堂举行。

欢乐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喜庆的福字挂起来。当晚,来自全省11市30多个文化礼堂的300多位演员轮番登台。演员们以精彩的歌舞、戏曲、杂技等,为浙江农村老百姓烹制出一桌充满乡土风情和浓浓年味的文化大餐,展示乡村美好生活,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讲述共同富裕路上的精彩故事。

从2015年我省举办第一届省级“村晚”至今,“我们的村晚”已经走过十年,总导演张晓峰告诉记者,十年来,“村晚”从一个精致的盆景,发展成一片亮丽的风景;从一台“村晚”,发展成每年上万场“村晚”,已经成了浙江农民过年的年俗。

年味惹人醉 呈现多样乡风民俗

年关临近,年味十足。

“新一年又来到,春风绕着彩云飘,鞭炮声响云霄,祝福话语耳边绕……”由全省11市文化礼堂共同演绎的开场民乐《金蛇狂舞》+歌舞《新年到幸福绕》,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一个个金黄的灯笼随着演员的步点游走,汇聚成一条灵动的“吉祥蛇”,寓意新一年的吉祥与幸福,为晚会拉开了精彩序幕。

一群小演员轮番上阵翻起筋斗,虎虎生风,他们都是新昌叠罗汉武术馆负责人胡炎彬的徒弟。今年是胡炎彬连续第十年登上“村晚”舞台,十年来,随他登台的徒弟换了一拨又一拨,有的已经长大成人,但是队伍一直有新鲜血液加入。“我们这次一共来了38个演员,基本都是小学生,最小的只有6岁。”胡炎彬说,希望能坚守这个舞台,“把十二生肖都演一遍,带着孩子们继续为大家献上精彩表演。”

精彩的舞灯笼表演,让73岁的桃园村村民张庭芳看得入迷:“舞灯笼很好看,音乐也好听,跟过年时一样热闹!”

说到过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习俗。

“街边瓦檐头,腊肉鳗鲞晒起高,阿妈的灶台头,炒米糖儿喷喷香……”瑞安市曹村镇东岙村文化礼堂选送的摇滚鼓词《年到》,将现代摇滚与传统鼓词巧妙结合,把当地的民俗唱进了歌,也唱出了浓浓的年味和人间烟火气。主唱范继忠告诉记者,以摇滚的形式演唱传统鼓词,旋律更具现代感,也更受年轻人欢迎。

静谧冬夜,灯火可亲,喜庆的红灯笼烘托出过年的温馨氛围。一群“村妇”早早起来忙碌,整齐划一、灵动轻巧的舞姿,生动演绎着捏糕花的劳动场景……这就是天台县平桥镇峇溪村文化礼堂选送的舞蹈《捏糕花》。短短3分钟表演时间,勾起了不少观众对小时候过年,半夜醒来被阵阵甜香吸引的记忆。在天台,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村民们都会捏糕花分给乡亲邻里。村妇们的一双双巧手,捏出一盘盘造型优美的糕花,也捏出了春节喜庆的样子。

“十年来,我们看‘村晚’几乎年年不断档。对我们来说,过年不看场‘村晚’,总感觉少了点年味。”现场几位村民说。

文艺演出之外,“村晚”市集更平添了年味。78个展台汇集了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项目,2天时间共吸引超2万人到场。“看‘村晚’、品美食、赏非遗,这趟‘赚’到了!”金华市民孙丽说。

乡土味浓郁 唱出乡村美好生活

在浙江美好乡村的画卷里,每一处落笔都是乡村和美、生活富美。

“我们一起去乡村,领略徜徉源远流长的风韵……”村歌《一起去乡村》,通过展示百姓在农村文化礼堂的丰富活动,同时融入剪纸、农民画、土特产等元素,全方位呈现浙江乡村的趣味和魅力。

大屏幕上,衢州余东农民画、龙游发糕、嘉善曹家村农事体验、丽水下山头村茶叶……呈现着浙江农村的传统与现代、和谐与富美。舞台上,一群打扮成村姑模样的演员,都是衢州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们平时采茶、摘胡柚都是穿这种衣服。”村民们自豪地说,“导演都夸我们演起劳动动作自然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戏的演员还有来自“村晚”发源地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的8位农民。1981年,月山村村民自编自导了全国第一台“村晚”。从山村“村晚”到浙江省级“村晚”,“村晚”一直朝气蓬勃,从一地小欢喜变成了文化大IP。

青山绿水铺就乡村美好生活底色。今年“村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文化礼堂选送的情景歌舞《绿水青山》,以天籁般的女声合唱,生动讲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给浙江农村带来的改变。如今的浙江乡村,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美丽乡村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

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正在浙江大地山海之间绘成现实。“总书记,回信来,畲乡人民笑颜开。牢记嘱托团结起来,石榴作籽紧挨挨……”畲族歌舞《山哈幸福年》传递着畲乡人民感恩之情、奋进之姿,也彰显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宗旨。嵊泗县枸杞乡奇观村文化礼堂选送的村歌《山歌绕着渔歌飞》,唱出了海的奔放、山的秀美,也唱出了山海协作共同奋进的步履铿锵。

“新农人,农创客,回归乡野发展热,农业经济更广阔……”音乐说唱《新桑园访妻》,以传统越剧《桑园访妻》为蓝本,巧妙融合豫剧、黄梅戏等戏曲唱腔和现代元素,通过穿越时空的寻访故事,展现海宁的文旅特色和乡村发展的澎湃实践。

每种方言都承载着一方浓浓乡愁,一段故土记忆。独角戏《乡音青年说》,结合海宁、舟山等不同地区的方言,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演绎方言的魅力和保护方言的意义,引来观众阵阵欢笑。

有农民群众的地方就有舞台,有舞台就有农民群众自己的好戏。场内喜庆热闹,场外也不遑多让。恰逢“村晚”十周年,今年特地精心设置了户外舞台。桃园村村口的广场上,滚灯表演《灯舞秦雄》、田歌《春风》等来自嘉兴各地文化礼堂选送的25个节目密集登场,精彩的表演和热络的互动,引来村民阵阵叫好。

张晓峰告诉记者,十年来,“村晚”的编排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优化。今年“村晚”还通过AI技术制作了宣传片,实现全省“村晚”的联动。在宣传片中,“村晚”形象代言人“村村”带着大家一睹全省各地“村晚”的风采。

文化味醇厚 多彩文化润泽人心

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十年来,“我们的村晚”一直坚持以文化之力助力乡村振兴,让乡村在文化滋润下更显活力。

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皋城村文化礼堂、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文化礼堂、西湖区双浦镇东江嘴村文化礼堂共同选送的歌舞《因为有礼》,将传统美德、时代价值融入歌词,唱出了乡村文明新风尚、浙江有礼新风采,更唱响了新时代浙江人的精气神。

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离不开代代相承。由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团结村文化礼堂选送的越剧《五女拜寿》,由15位小演员演出,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别看演员们年纪小,功夫可不“小”——专业的台步、婉转的唱腔,有模有样,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皮影戏《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片段,再现了传统非遗和神话经典的风采;《卖花郎》用传统曲艺滩簧的形式,唱出方山夜市的热闹劲与市井气;《月令歌》以童谣的形式,生动呈现苍南的特色民间风俗。

张晓峰告诉记者,今年“村晚”最大变化之一是融入了文化特派员元素。曲艺非遗串烧《村里来了文化特派员》,由文化特派员创作、表演,通过歌舞、曲艺等形式,展现他们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辛勤付出和显著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陈祥平、李睿浦等十位优秀文化特派员代表也在节目中亮相。

2024年4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一大批来自不同领域、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和专业特长的文化特派员,深入农村送文化,扎根基层“种”文化。“把自己的专业所长送到田间地头,服务好农民群众,让我真切感受到乡村文化建设大有可为,自身专业也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天地。”省级文化特派员、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李睿浦说。

场内,一出出精彩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笑声。场外,夜晚的桃园村,处处张灯结彩,热闹喜庆。

伴随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悠扬舒缓的旋律,“我们的村晚”徐徐落下帷幕。观众眼中尽是意犹未尽与依依不舍。据悉,截至目前,全省各地线上线下已举办2025年“我们的村晚”1万余场,至春节前,还将举办1000余场。

从一枝独秀到千村竞秀,年味升腾的“村晚”逐渐站上浙江乡村“C位”,成为全省农民过年时的文化大餐。

据了解,“我们的村晚”省主场活动举办十年来,参与的演员累计约4000人次,演出歌舞、戏曲、魔术、非遗、曲艺、说唱、相声、小品、杂技等各类文艺节目约200个,吸引超万名村民到现场观看,更有大量观众通过场外大屏或电视转播等形式收看“村晚”精彩节目。

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启动以来,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全面展示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礼堂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已成为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品牌,也是我省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如今,在文化礼堂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晚”,已成为浙江农村老百姓的新年俗。2013年,我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到2022年实现了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9195个。对浙江农民来说,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业余生活最常去的地方,不断丰富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润泽乡村文明。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