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蛇年首个开工日,记者将镜头对准基层社区,记录下一个个充满温度的“新春第一事”。从社区干部忙碌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从居民群众的笑脸上,我们感受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感受新春的脉动,汲取奋进的力量,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在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新年第一批订单。通讯员张超伶 韩晓妍 摄
机器轰鸣生产忙
他们用实干拼出“敬业福”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5日,在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联合工业社区,蛇年第一个工作日以“实干”起航:在机器轰鸣的背景声中,在繁忙有序的生产线上,劳动者以饱满的干劲拼出一张张新春“敬业福”。
当天上午9点28分,宁波艾乐健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用一场开工仪式提振新一年的发展信心。派发开工红包、玩转幸运转盘、拍摄“全家福”、组织拔河比赛……现场,大家聚集在活动场地,脸上喜气洋洋。
该企业成立于2006年,以小家电起家,现布局新能源、安防等多个领域。“我们一共有300多名员工,其中近九成是外来务工人员。今年的春节假期特别长,从1月23日开始,总共放了13天。”总经理乐凯杰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八成员工返岗,仅当天上午就有100多人赶了回来,其他的还在路上。
在外部市场环境越来越卷的大背景下,公司整体生产效益提高,总产值达到预期目标,是乐凯杰有底气为员工放“超长假期”的原因之一。“新的一年,我们制定了新的目标,也有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开工仪式上,乐凯杰一番开场白,让所有员工信心满满。
开工仪式结束后,员工们各司其职,生产线全线恢复生产。
据悉,联合工业社区辖区内共有327家企业,截至当天295家企业全面开工,开工率超90%。
作为产业强区,制造业是北仑区发展的根基和优势所在。新的一年,许多企业为冲刺“开门红”,开足马力。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小港街道,当天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干净整洁的生产线上,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有的专注调整设备参数,有的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零部件。“我们公司正月初八就开工生产了。”该公司工会主席王龙起介绍,目前企业生产线已正常运转,正在全力赶制2025年第一笔价值近50万美元的订单产品。
在新碶街道百合社区小微企业园区,200多家小微企业也基本恢复生产。当天,百合社区工会联合会还为开工企业送上特别的“开工礼”——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生产课。“在安全生产方面,小微企业容易懈怠。假期刚过,我们安排这次培训,是希望帮助这些企业拧紧安全生产的‘思想阀’。”百合社区党委书记、工会联合会主席齐龙坦言,接下来社区还会排摸开工企业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宁波晚报记者陈烨 通讯员曹琭 王燕红)

年后开工第一天“送福”上门。
入户“送福”
他们与独居老人心连心
“今年我的大女儿陪我过年,今天你们又来陪我聊天,我真是太开心了!”2月5日是蛇年新春开工第一天,记者来到江北区甬江街道万象社区。上午9点,几位社工就在活动室里忙碌起来,动手制作“巳巳如意福桶”。
记者了解到,原本这些“福桶”年前就打算由网格员上门送给片区里的独居老人,但由于部分老人已被子女接去过年,所以社区就计划在年后开工第一天入户“送福”。
朱奶奶今年82岁,大女儿平时在外地,小女儿住在鄞州,她自己一个人在万象社区居住。当天早上,社工敲开了她家的门。
“新年好,我们来给您拜年!”
“谢谢,快进来。”朱奶奶满脸笑意,迎社工进门。
“我们社区平时组织活动挺多的,欢迎您来参加,大家一起聊聊天就不孤单了……”万象社区党支部书记茅幼丹亲切地与朱奶奶攀谈了起来,“还有您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们。”
“我知道做群众工作不容易,你们忙,我自己能解决的也不来麻烦了。”朱奶奶说,平时社工们在小区里看到自己,总是问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看她拎着东西马上接过手送到家,心里感觉很温暖。
“谢谢你们!我不常回来,这么多年第一次陪着我妈妈过年。”一旁,朱阿姨的大女儿连连道谢。她说,由于孩子在外地上学,自己也跟着过去生活,每年只有夏天才会回来,除了住在本地的妹妹,真的要向社区的工作人员道谢。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不用谢,也不要怕麻烦我们……”窗外阳光正好,屋内暖意融融。
据悉,万象社区结合“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网格化服务活动,已经连续5年将看望辖区高龄独居老人作为“社区新春第一事”。当天的走访中,每到一户,社区专职网格员、社工都会与他们促膝长谈,询问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嘱咐他们有问题多与社区沟通。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上门、电话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居民需求问题,定期走访慰问,做好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的‘贴心人’。”万象社区党支部书记茅幼丹说。(宁波晚报记者陶倪 通讯员周晓倩 文/摄)

走访老党员。
收集“民生清单”
社区党委书记走访老党员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奉化区溪口镇茗山社区以“拜早年、听民声”为主题,走进老党员家中送上新春祝福,倾听基层建议,为新一年的社区治理凝聚智慧。
上午9点不到,茗山社区党委书记葛莉波带领班子成员来到老党员周定峰的家中。周定峰在茗山社区居住已有20多年,是社区首批居民,也是社区里的老党员。
社区里的卫生情况如何?对于今年社区的活动有什么需求?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满不满意?周师傅和老伴搬出桌椅,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和社区工作人员聊起了家常。“过去一年,我们对社区治理以及相关配套服务都很满意,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非常有归属感!”
社区工作人员偶遇在散步的张明达。张明达也是社区里的老党员。他热情邀请工作人员到家里坐一坐。葛莉波细致询问其健康状况,并叮嘱社区工作人员落实相关保障政策,上门服务帮助社区老人解决困难。张明达和社区工作人员畅谈过去一年社区的变化,也对社区活动室以及养老服务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在走访中,葛莉波开展“听民意”行动,通过“书记谈心”形式收集老党员们的意见建议,并将大家的需求和建议细化成可操作的“民生清单”。“经过走访,我们初步梳理出了一些建议,比如社区养老设施优化、环境整治等议题,形成‘开门第一事’行动指南。”社区书记葛莉波告诉记者,“社区老年人多。老党员不仅是关怀对象,更是我们社区治理的‘智囊团’。我们也经常邀请老党员参与矛盾调解和志愿服务。他们是社区管理中的一股‘治理力量’,在生活中也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急难问题。”
社区书记开工首日走访老党员,既是一场温暖的“新春仪式”,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倾听民声、整合资源、激活“银发力量”,社区正将传统关怀转化为治理效能。未来,随着数字化与长效机制的深化,“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将更精准、更温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注入持久动力。(宁波晚报记者鲁威 通讯员江怿 文/摄)

网格员为老人送上拐杖。
网格员上门送上一份特殊礼物
“陈师傅新年好,我们来给你送新年礼物啦!”新春开工第一天,鄞州区福明街道福城社区的网格员敲开了辖区独居老人和特殊群体的家门,为他们送上新春礼物和温暖。
“这些拐杖都是新购置的,等会给老人们送去,刚好都需要。”
“这些小夜灯也很适合,老人们晚上起来上厕所就不用开灯了。”
一早,记者走进福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杨莉莉和汪学智正在准备新春礼物。她们手中正拿着一张名册,上面是等会要走访的名单。“一个春节过后,我们也很久没见他们了,今天开工,正好去敲个门拜个年,顺便问问新一年有什么需要。”
杨莉莉和汪学智走访的第一户是一位独居老人——86岁的陈升韵,看到网格员到来,老人喜出望外。
“陈师傅,这是拐杖,可以调节伸缩,您日常出行就可以用。”
“你们真是太贴心了,本来我女儿打算给我买一个,这下自己都不用买了。”
在与老人聊天时,汪学智就把拐杖调节到了适合老人身高的高度。
与此同时,杨莉莉从袋子中掏出了小夜灯,跟老人介绍起怎么使用,并帮老人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了安装。
当天,杨莉莉和汪学智共走访了11户特殊家庭,为他们送上了新春第一波温暖。
在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这里的志愿者也早早出发了。当天一早,福明家园社区网格员葛姿男,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快步走进独居老人叶爱芳的家中,将从老家带回的新鲜蔬菜递到叶阿姨手中。叶阿姨满是惊喜,双手紧紧握住葛姿男的手:“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我,大过年的还来看我,这心里啊,暖烘烘的!”同时,葛姿男还送去了一份《宁波晚报》。
葛姿男深知叶阿姨勤俭节约,习惯把东西留着。看到冰箱里存放已久的剩余年夜饭,她一边手脚麻利地清理,一边轻声细语地劝着:“叶阿姨,这菜放太久啦,吃了容易坏肚子。以后啊,只要有新鲜的菜,我就给您送过来,可千万别再舍不得扔啦。”叶阿姨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感动与欣慰。(宁波晚报记者王悦宁 通讯员张艺 李梦茹 文/摄)

网格员为老人检查腿部。
“敲敲”的爱
温暖独居老人的心
“何叔叔在家吗?我是社区的小琚,我们过来看看您。”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镇海蛟川街道青枫社区网格员琚海燕和同事敲开了辖区居民何金香的家门。
“在在在,社区太有心了,这上班第一天就来看望我,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小琚,快进门坐。”看到社区网格员来看望自己,何金香喜出望外,一边招呼大家坐下,一边端出了水果、瓜子等来招待大家。
何金香身体有残疾,一直是琚海燕的重点照顾对象。春节期间,琚海燕专门给他打去了拜年电话。但从电话中,琚海燕敏锐地察觉到何金香的情绪有些低落。于是,节后一上班,她便和楼道长杨菊香一起,前去看望何金香。
“我儿子是一名快递员,平常非常忙,很少在家,本来以为春节可以多在家里待几天,没想到比平时更忙了,这过年家里冷清得很。”言语间,何金香有些失落。
“何叔叔,您儿子确实没考虑您的感受,这大过年的都忙工作,下次我碰到他,好好跟他说说,不能老是这么忙工作,也得顾家。”琚海燕宽慰道,“不过,您儿子也是为了多赚钱嘛,你也理解一下,有啥困难您跟我说,我们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近段时间,何金香腿部的老毛病又犯了,不便出行。看到街坊邻居都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何金香心中的孤独感涌上心头。为了帮助何金香缓和低落的情绪,琚海燕和同事陪他聊家常,听他回忆往昔的岁月,分享邻里间的趣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
“何叔叔,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及时联系我。最近天气又降温了,你腿不好,一定要注意保暖,要按时服药。”琚海燕叮嘱道。
“有了你们的关怀,这年味儿瞬间变得浓郁,内心感到暖洋洋的。”何金香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愉悦了。
每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青枫社区的暖心走访总会温暖上线,网格员们兵分多路,敲开辖区特殊老人的家门,每一声问候、每一次关心,都好似冬日暖阳,抚慰人心。
“新的一年,青枫社区将继续秉持关爱之心,不断完善服务机制,让辖区内的特殊老人生活更有保障、心灵有更多慰藉,于岁月流转中感受到温暖。”社区党委书记戚贺杰说。(宁波晚报记者郑凯侠 通讯员顾依婷)

“新年开工第一锤”。
开年第一“锤”
这个社区“敲”出新春新气象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5日上午,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开工第一天,海曙区南门街道朝阳社区就已打满“鸡血”。随着“开工第一锤”敲下,这里即将迎来新变化——第八批未来社区改造项目正式动工。不仅如此,辖区建筑月湖银座大楼里,4部老旧电梯也在社区、物业和业委会的努力下,开始更新换代,第一部已更换好的电梯当天正式运行。
上午9点半,龙湾新村27号门口被装饰得红红火火,“开工大吉”四个字挂在玄关。随着朝阳社区党委书记徐敏霞的一声“开工”,施工人员敲响了第八批未来社区改造的“第一锤”,这标志着朝阳社区在打造宜居、智慧、共享的未来生活画卷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朝阳社区第八批未来社区改造项目将把龙湾新村27号1-3楼共600平方米的场地改造成为集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生活馆、共享书房、居民自治站、助餐点、手工坊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项目秉承“未来社区”理念,将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大价值坐标,构建未来邻里、创业、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现代化社区新场景。“对这个场地,我们期待已久了!社区功能更加完善,我们的生活也会更方便!”小区业主王师傅说。该场景预计今年4月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新年新气象,除了未来社区场景建设,社区内老旧设备也迎来了更新换代。当天上午,月湖银座的新电梯首日投入使用,剩下几部电梯的更换工作也将在下周开始依次进行。月湖银座大楼建于2007年,楼内4部电梯的寿命也超过了18年。这几年,电梯发生故障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因为版本过早,电梯很多配件如今都买不到。接连不断的维修,不仅成本高,也给大楼业主带来不便。
2023年7月,在朝阳社区的支持下,第二届业委会通过第三方投票表决成立,当年,在社区、物业和业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更换大楼4部电梯的流程便一路推进,向海曙区物业办成功申请使用电梯专项维修资金共89.6万元。年前,第一部电梯已更换完成,于2月5日正式运行,新电梯的安装不仅提升了楼宇业主乘梯环境,更提升了业主对居业物三方的信任值。“以后坐电梯不用再担惊受怕了!新电梯没有异响,而且更明亮。”业主们纷纷表示。(宁波晚报记者王昱汀 林伟 通讯员吴凡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