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桃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专班,对辖区“沙盒名录库”企业开展“综执码”上门指导工作,助推“宁距离”监管机制创新。
据悉,我县对县域内首批146家模具(新能源汽配)、光伏(储能)企业进行试点,并按职责分工对这两大类企业进行“一企一评”,再进行分级,将146家企业分为三类。其中“沙盒名录库”47家、“一般库”99家、“重点库”0家。入选“沙盒名录库”的企业除双随机外不再入企进行检查;入选“一般库”的除双随机外一季度入企检查不得多于一次;对“重点库”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通过企业分级,可有效减少有关部门入企检查的频次,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为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对企行政检查相关工作,桃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沙盒名录库”企业持续推动宁海县综执码应用系统。贯彻县内以“综执码”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针对企业设置“一企一码”,落实搭建综合执法办、执法部门、企业三方用户平台,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政企互动评价、执法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三方受益。
“通过‘综执码’,企业可通过扫码获取政策服务资源、在线评价反馈问题;执法部门扫码实现检查留痕、接收指导任务、查看执法数据等;县综合执法办可后台掌握指导服务、执法监管、反馈评价等各类信息,全面了解县域执法情况。”桃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