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一中第二十二届家长论坛顺利举行。本届家长论坛的主题为“家校合作,共育未来”。朱玲副校长,高一、高二年级各班的家长代表,48位班主任和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家长论坛。教育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教授,浙江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侯公林应邀作了题为《新时代家校协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精彩讲座。学生发展处主任白京周主持论坛。
论坛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朱玲副校长致辞,真诚欢迎和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此次论坛,并对一直以来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学校德育工作者们表示致敬。她强调孩子的成长,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期望,离不开家校的紧密合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希望通过家长论坛活动,家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最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提升亲子沟通质量,携手并肩,以爱为桥,以责任为帆,共筑家校合作的坚固基石,为孩子们创造更加优质、和谐的教育环境。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校共同的努力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位家长代表跟大家分享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心得体会和具体做法。109班闫钰熙家长分享的主题是“我们需要成长型的家庭教育”,他强调,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家长的成长,或者说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家长教育孩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家庭和谐,家长和孩子才能共同学习、成长,这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孩子在成长,需要学会处理新的问题的能力,家长也需要学会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处理新的教育问题,家长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成长,才能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1班杨锦宜家长以《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 让家校共育满庭芳华》为题,畅谈了他对家校共育的深刻理解:家校之间必须沟通畅通,交流无阻;家校之间必须同心同愿,同向同行;家校之间必须尊重理解,情感支持;家校之间必须协作互信,知责尽责。2021届毕业生李成蹊家长李郭保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高中家长的几项修炼”。
李郭保先生的儿子2021年嘉兴一中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他结合自己儿子学习成长经历和自己家庭教育做法,强调做“学习型”的家长;做“陪伴型”的家长,学习陪伴,情感陪护;做“互动型”的家长,上医治未病,良师激潜能;做“弹簧型”的家长,合理调节情绪,培养心理弹性。满满的干货,让大家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侯公林教授首先对三位家长的发言做了逐一点评,然后为大家作了题为《新时代家校协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的讲座。他结合新时代国家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际,向大家首先阐述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学校教育概念和目标、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社会教育概念和目的、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家庭教育概念和目标、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然后引出“家校合作”这个主旨,探讨了家校合作学校需要回答的问题和家校合作家长角度的问题,剖析了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回答了如何提高家校合作水平,厘清了新时代家校合作的思路,侯教授特别强调要正确评价孩子的未来发展,重视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全面地评价孩子的发展,避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讲座赢得大家阵阵掌声,使家长们从更高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理解了新时代家校协作、家校共育深刻内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学校教育则为孩子提供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广阔的社交平台以及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希望家校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学生成长奠基,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