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的早餐不重样。
“每天早上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前一天晚上我都会计划好第二天做的东西,同时准备好食材。”2月19日一早,王静熟练地把米饭和海苔碎、肉松、香肠等食材拌匀,放入模具。当天的早餐组合是:三明治、酸奶碗、蔬菜沙拉、烤肠、饭团,包含了碳水、蛋白质、膳食纤维、优质脂肪。这一套早餐做下来用时20分钟,能满足他们一家四口的食量。
王静居住在鄞州区首南街道日丽社区荣安府小区,作为一位二娃妈妈,多年的经验让她有着自己的营养早餐经,可以做到一周早餐不重样。
“每天早上最重要的是时间差,像现在开学了,需要在孩子们上学前,为他们准备好早餐。”每天6:00是王静的起床时间,一般会在6:40出餐,确保上初二的大娃能在7:00前吃完早餐,出门上学。

王静制作早餐。
在满足饱腹感的前提下,王静的早餐会进行荤素搭配,一般兼顾碳水、蛋白质、膳食纤维。孩子们成长阶段不同,相应也会有所调整,比如老大初二了,蛋白质摄取量更大些,有时还会再加上一根奶酪棒。“以前有发生过孩子上学突然晕倒的情况,医生说是营养摄入不足,那之后就更注重孩子的营养问题了。”王静也会基于孩子的喜好调整菜单。提前一天,她也会询问孩子们,第二天早上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早餐,以便她提前准备好食材。

精美的摆盘和应季食材的色彩碰撞是王静的早餐“小心机”。一整份三明治做完,切分串上造型签,放在卡通餐盘上,精致又美观,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用餐兴趣,孩子们也能够按需取用。腌制过的鸡胸肉配以彩椒串成一串,喷上点油后送入烤箱,色彩丰富且好吃。“以前也因为孩子挑食困扰过,后来发现食物的‘视觉吸引力’很重要,慢慢注重摆盘,选好看的餐具,现在每天的早餐,孩子们基本都会主动吃完。”王静分享自己的经验。
如何做到早餐一周不重样?王静说核心在于“黄金三角组合法”:优质碳水+高能蛋白+膳食纤维,通过食材形态、烹饪方式和调味层次的变化创造新鲜感。鸡蛋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提供者就能做成炒蛋、滑蛋、蛋饼卷等形态;而即使是同样的三明治,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如直接制作或使用三明治机压制,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口感体验。
宁波晚报记者王悦宁 通讯员王静远范洁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