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正式“官宣”,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文简称“社消零”)10043.7亿元,成为全国第七个万亿级消费城市,也是首个迈入万亿消费俱乐部的地级市。
与“GDP万亿城市”相比,“社消零万亿城市”更为“金贵”,目前国内27座“GDP万亿城市”中,只有7城社消零超万亿。
继上海、苏州之后,长三角城市群中谁能成为下一座“万亿”之城?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 制图:叶星辰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杭州、南京目标已定,冲刺“万亿”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社消零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能够达到“万亿”标准,也是一座城市具有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谁能成为下一个加入万亿消费俱乐部的城市?
目前,国内社消零超过7000亿元的还有三座城市,分别是南京8552.75亿元、武汉7931.87亿元、杭州7884亿元;三座城市也均给出了冲刺“万亿”“准万亿”的具体时间线。
2021年,南京就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零总额突破10000亿元;2024年武汉发布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00亿元。
与武汉相比,杭州给出的时间略微有些“保守”。目前两地的社消零差距不到50亿元,但杭州给出“超9000亿元”的时间,却往后推迟了两年。
2025年1月出台的《杭州市大力提振消费 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提到,杭州消费规模要实现新突破,到202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9000亿元,增速与GDP增长保持同步。
南京、杭州、武汉“社消零”对比图(2020-2024)制图:叶星辰
杭州与南京,谁能率先“撞线”
目标已定,谁能率先撞线?
人口、人均收入等都是衡量一座城市能否成为“社消零万亿城市”的关键因素。
早在2022年,杭州市商务局曾将杭州的社消零水平,与成都、武汉、南京、苏州等城市作对比,提出“南京从区位、人口、商业条件、收入水平等方面来看都与杭州较为接近,也是杭州最有可能赶超其社消零指标的城市。”
人口是影响一个地区社消零总额的基础因素,人口结构也也会对社消零总额产生影响。
从总量上来看,杭州的人口增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多次登顶增量榜首。2023年末,杭州常住人口为1252.2万人,与2022年末相比增加14.6万人;而南京则还在为成为“千万城市”人口在努力,2023年南京市常住人口为954.7万人。
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南京的城镇化率为87.2%,略高于杭州的84.2%,密集城区更易形成高频次消费场景。
消费也是“收入的镜子”,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
2024年,杭州人均收入76777元,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与苏州;同期南京的人均收入为75180元。
在人口总量与人均收入这些指标中,杭州都略胜南京一筹,为何南京的社消零却更高?
其实这与两地的发展模式也有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繁荣的制造业是城市消费的基础,只有制造业发达才能提供优质的消费产品,调动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让劳动者获得更高的致富能力。”
南京的重工业与制造业基础较强,本地就业人口收入稳定,日常消费需求偏刚性,加上“南京都市圈”带动了不少安徽城市前往南京消费,也创造了不少的消费需求。
杭州的数字经济占比超30%,2023年的网络零售额已经接近1.3万亿元。按照社消零的统计口径,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计入相应商贸单位的实际经营地区,而非平台注册地区,这些因素都会成为社消零增长放缓的因素。
万亿消费,如何达成?
以旧换新,将继续成为今年稳消费的基本盘。
去年,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拉升全年社零增速1个百分点。
今年,在冲刺“万亿”城市的关键时刻,杭州与南京也均早早公布了以旧换新的消息。
根据杭州市商务局发布的消息,2025年杭州消费品以旧换新与去年相比,资金总量更大,活动品类更多,政策服务更优,而且2024年已享受某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的消费者,2025年购买同类家电产品可继续享受补贴。
去年,在“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杭州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7.8%,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5.3%,今年杭州还将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也将激起新一轮的消费需求。
南京也发布了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稳住消费基本盘。
与杭州市民的消费偏好有所不同,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南京零售额增长最快的品类是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达到了24.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则分别增长8.1%、11.2%。
想要成为“万亿”城市,除了稳住消费的基本盘,更需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2024年杭州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就提出要从四个方面挖掘消费潜力,例如挖潜直播消费,扩大本土品牌消费;通过办好西博会、数贸会,以展会为消费引流,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招引百家以上全球全国首店。
此外,去年爆火的“入境”游,也让杭州增加了一个“筹码”。作为拥有西湖等旅游地标的城市,杭州也在吸引境外游客的同时,布局了百家以上离境退税商店,打造外国人来华消费首选城市。
杭州与南京均已拥有足够体量的人口与人均收入作为支撑,想要成为万亿消费城市,也只剩下时间的问题;而能否在目标的时间节点,提前完成这一目标,还需要看杭州与南京,如何去激发出潜在的消费动能,让社消零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