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 宁海

跨越山海的教育温度

日期:2025-02-21来源:宁海房价作者:宁波天气预报15天天气

  张暄暄

  近日,网友被宁波一位班主任春节期间“特种兵式”家访的事迹感动。宁波市职教中心新能源汽修班的徐剑军老师,跨越2000多公里,深入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在短短48小时内走访12户彝族学生家庭,将教育的温暖传递到了偏远山区,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

  也许有人会疑惑:春节假期这个时间点,大老远只为了家访这么一件事,有意义吗?对于这段并不简单的旅程,徐剑军的回答却很质朴:“走进学生家中,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

  这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打破了传统教育场域的边界。辗转飞机、火车甚至摩托车,面对偏远崎岖的山路和分散居住的学生,想尽办法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状况,从而为学生铺就更合适的成长之路,这份不辞辛劳,是教育者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种跨越地域的关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对个体的帮助,更是在传递一种信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教育值得全力以赴。

  “彝彩班”的孩子们因东西部协作政策从凉山来到宁波求学,徐老师深知他们的不易,不仅为他们制定专业技能学习计划,还量身定制文化课提升方案。在师生共同书写的班级故事里,横亘在城乡之间的认知壁垒逐渐消融,凉山深处的少年得以触摸现代文明的脉搏。职业教育正在打破城乡和阶层的束缚,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世界。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徐老师48小时的极限行程和点滴日常,丈量出教育者应有的精神高度和赤诚初心。这种教育的温度在宁海教育组团式帮扶的实践中亦有体现——2022年8月,杨海荣带领的4人团队扎根普格县螺髻山中学校,用“团队带团队、师父带徒弟”的机制将先进教育理念注入当地土壤。从徐剑军的“千里走单骑”到宁海的组团式帮扶,从个体生命的照亮到教育生态的重塑,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的双重变奏越来越动听。

  当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走出舒适区,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用心灵倾听土地的呼唤,教育才能真正成为照亮每个角落的明灯。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参与其中,让知识的温度永远滚烫。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