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供给、推行民营企业“首席法务经理”、加快建设全球温商华侨法务中心……近日,温州市司法局出台《以高水平法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围绕政策保障、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三大领域精准施策,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制度筑基:从源头筑牢法治屏障
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制度稳定性议题,温州将在立法层面寻求新突破。在全力推进《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及《温州市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等一系列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深入实施的基础上,温州市将充分利用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邀请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参与立法过程,实现“携手共立法”,加速数据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数据用地预评审机制等相关领域的地方法规制定进程。
确保民营企业能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并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温州将强化部门和县(市、区)涉企政策的备案审查机制,并定期开展涉企政策的清理工作,坚决废止或修订那些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上级规定要求的政策文件。

执法革新: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针对一些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与“多头执法”问题,温州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通过制定并实施市级专项方案,温州将明确行政检查的主体责任,动态管理并优化检查清单,同时公开咨询与投诉渠道。在此基础上,温州将全面推广“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及“一表通查”等创新模式,推出涉企柔性执法3.0版。
此外,温州还将加速推进15个关键领域的“预约式”指导服务,建立30个执法助企服务站,并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从而确保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服务赋能:全链条护航企业发展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温州将进一步构建“防救结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12家重点产业风控法务中心、编制重点10部以上行业风控指引筑牢防线,为150家企业先行配备“首席法务经理”,提供定制化法务支持,推动企业守法善经营、一心谋发展。
对于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陷入困境的企业,温州将培育10个以上预重整服务专业律师团队,帮助诚实而不幸的企业重获新生。持续推进破产“一件事”改革、执行“一件事”改革,高效运行企业破产司法程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以“四千精神”走遍世界,是温商的显著特征。温州将同步推进跨境法务布局升级,全球温商华侨法务中心整合20个部门资源,组建百人涉外法律团队,全年计划举办跨境风险防范培训、侨团法律对接等活动超百场,配套民商事公证仲裁、知识产权维权等八大场景服务,护航温商“出海”。
数字变革:激活数据要素新动能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伴随着数据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迈入法治化新阶段。温州将进一步优化数据安全评审工作流程,高效运行“12个工作日评审法”,年内力争评审项目200个以上。探索数据集的流通交易,推动数据安全评审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贯通,赋能数据企业抢占发展先遇,
“法治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大举措将推动“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制度性安排,通过法治“定心丸”提振民企发展信心,为温州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注入持久动力。
原标题: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温州新出台了十大举措
记者戚祥浩通讯员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