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最火爆的是什么?当然是《哪吒2》!截至2月23日,该剧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超133亿,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随着《哪吒2》的爆火,里面的各路神仙也“破圈”吸粉无数,甚至有的地方为了争抢神仙户籍,在网上吵翻了天。
那么有没有“瑞安户籍”的神仙呢?当然有!杨府爷就是其中一个,在浙南闽北的影响力仅次于海上女神妈祖。奉祀他的庙宇在村头巷尾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温州本土俗神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神之一,是惟一受过赐封,且被写入正史《清史稿》的神仙。

杨府爷画像
杨府爷什么来头?
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些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杨府爷身份有点复杂,有指杨老令公、杨六郎、穆桂英的儿子杨文广抑或其他神仙。但在瑞安,杨府爷就叫杨精义,陶山人。
据清乾隆、嘉庆《瑞安县志》“杨显庙”条记载:“在隆山。神姓杨,名精义,唐太宗时人。”同时期的《温州府志》《乐清县志》《平阳县志》也称杨府爷是瑞安人。
最实质的考证就是1985年,瑞安碧山龟岩村发掘出的一块青石材质的残碑,碑额为《杨太老仙翁正直真君福佑圣王行实》,证实了杨府爷的基本情况。

清光绪《杨太老仙翁正直真君福佑圣王行实碑》(部分)
碑文写道:“大唐贞观甲辰年五月廿四辰时诞生,翁姓杨,讳精义,居安固,廿八都苌芬西村人也。”
安固就是瑞安旧称;苌芬西村旧属瑞安县集善乡,今属瑞安市陶山镇碧山渡头村。
也就是说,约唐贞观年间,他生于陶山渡头的一户普通农家。
碑文称,杨精义从小聪明好学,一边苦读诗书,一边拜师学武,立志要建树保家卫国的功业。28岁那年,他进京赶考,高中武进士,当上了一名武官。此后,他勇敢善战,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官封都督大元帅”。十个儿子三登仕籍,是父子二代进士。
杨精义“六十五岁辞职告归”,带着家人回到家乡。
这时,有一伙盗贼趁机盯上了杨家,派人到渡头村踩点,准备突袭。不料,杨精义早已察觉,反将这帮盗贼给抓了。从此,他就成了乡亲眼中未卜先知的“神人”。于是,他趁机把村民组织起来,让儿子们白天教村民兴修水利,搞好农业生产,晚上教村民识字与防盗本领,教育他们积德行善。他还创办了松古寺,一边修道,一边读书,享年108岁。
去世后“拔宅飞升”?
杨精义仙逝后,发生了什么?
在《杨太老仙翁正直真君福佑圣王行实》中写道:“翁寿一百零八岁,一旦拔宅飞升,荣登天府。翁自逝世后,精光不散,道义常昭,由是灵著海澨,祈祷感应。”
拔宅飞升是指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也就是说,杨精义不仅自己修道成仙,还带着全家人一同升仙。
换言之,便是杨家人皆不在了。据黄定法《千年松古寺》载:“据传在唐中宗乙未时,杨门遭权奸所忌,满门受害,杨府合家团圆墓的遗址就在渡头村中,而村中也有杨尸路、杨尸桥、肉丘坟的传说。”据此,当年杨精义全家被奸人所害,遭遇灭门之灾,后代无一幸免。
这和现今的杨府爷故里渡头村中,仅有卢、陈等姓,却无杨姓这一点,不谋而合。
不过,也流传着其他版本,比如逃亡说、父子先后成仙等,但灭门之说最盛。
杨精义仙逝后,远近村庄为他盖起了庙宇,尊他为“杨府爷”“杨府圣王”,给他上香、烧纸,祈求他保佑地方平安、农业丰收。

瑞安陶山第二十八福地福泉观内所供奉的杨府爷
杨府爷显灵的传说
在温州民间,流传着不少杨府爷为民除害、扶贫济困、庇佑百姓的传说。
温州知府戴槃在《东瓯记略》里写下《杨府真君勘乱显灵记》一事:
清咸丰四年(1854),乐清瞿振汉起义,攻县扰民,官兵莫敢为敌,瞿军更为嚣张,直逼县城。忽一日,郡民哄起,齐心杀贼,瞿振汉引颈授首,千多部属茫然任人宰杀,连老弱妇孺皆可杀之,事后,众人皆惊愕不已。瞿军一个头目的儿子忽作神言,众人方知乃杨府爷之助也。

清温州知府戴槃著《杨府真君勘乱显灵记》
瑞安境内也流传着“杨府王东海救民保安康”的神奇传说。
相传在清朝末年时,瑞安鲍田前池村有户姓池的渔民,父子三人扬帆出海捕鱼时,突遇狂风恶浪,情况十分危急。正当绝望之际,他们仰首高喊“杨老爷救命”。话音刚落,只见海面风平浪静,杨老爷的脸孔出现在半空中。三人不但平安得救,还捕捞了满舱鱼虾。上岸后三人把所捕之鱼全部贩卖,用所得钱财备办隆重供品及福礼到杨府庙焚香点烛,朝拜祭请杨府圣王,以谢其威灵显赫、神通广大、有求必应之救命大恩。
显灵一事传扬开后,香火更甚,官方也下场给出回应——唐封“太老仙翁正直真君”,妻葛氏为大郡夫人,子十人为十洞尊王。宋封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明封慈德救世仙人。清代光绪帝加封“福佑”二字,浙江巡抚戴槃立碑海坦山并致祭,史料载入《清史稿》。
就这样,杨府爷由地方保护神升格为全国性的海神、调剂风雨的农业之神。
杨府文化的群众基础
杨府文化在温州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价值,庙宇遍布温州各地,已经登记造册的达1600多座,杨府文化史料在地方文献中有大量记载。

清光绪《永嘉县志》里杨府庙的记录
比如明《岐海琐谈》第四二八条写道:“北山杨府大神庙在九都瞿岙。庙中旁列十子,以行第称为相公,各有配偶夫人。凡合伙经营虑相侵负,及暗昧之事无由暴白者,必诅诸神以冀昭鉴。凡远行商贩者、泛海捕鱼、及婴疾濒危卒、病沉疴者,必祷诸神以藉庇佑。妇女死于急症,禾稼成熟而糠秕者,俱指为神所攸摄。传闻每春夏交,往海鬻鲞,积雨遇晴,谓神晒鲞之候。”
建有杨府庙的瞿屿山,在温州市区,今因杨府庙而得名杨府山。



△今年农历正月初九,瑞安桐浦十八社举行了盛大的“拦垟福”活动。(来源抖音@温州嬉皮俊视频截图)
每年农历正月,瑞安桐浦、碧山、陶山等地会举办“拦垟福”祭祀祈福活动。人们抬着杨府爷的神像,沿西坞、江山、渡头、涂厂等村子的田垟巡游绕行。
“拦”就是拦住,“垟”是田垟,“福”是福气。“拦垟福”,就是请农业之神杨府爷拦住田垟上的各种虫病和灾害,确保农业丰收、地方太平、民众幸福。举办“拦垟福”祭祀仪式正是基于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实际功效,目的通过祭祀让杨府爷降伏虫害,保佑合社田垟丰收、人口平安。
原标题:《哪吒2》燃爆!各路神仙里有没有“瑞安户籍”的?有,他是“独一份”!
参考文献:
《从瑞安发端的杨府爷信俗》苏尔胜
《温州神祇杨府爷故里调查报告》周增辉孙佳丽
《千年杨府爷》方舟
《揭秘温州本土信俗——千年杨府爷》徐小娟
《瑞安“神仙”谱》苏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