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初创企业,可以享受哪些政策?”“我们主要做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业务,衢州在产业链上有哪些优势和短板?”日前,浙江衢数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顾先生到衢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办事时,受邀体验了衢州“企呼我应”平台升级版。接待他的是刚接入该平台的“AI专员”。问题提出后不到30秒,一条条答复清晰列出。
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与高效闭环处置,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作为我省先行试点市之一,衢州在2023年12月率先推出“企呼我应”平台以来,集成了“衢州政企通”应用、营商环境热线、各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16个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企业诉求“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平台上线后,累计收集涉企问题20193个、解决20104个,解决率达99.56%。
“今年,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对‘企呼我应’平台再升级,将DeepSeek能力接入本地应用场景,相当于新添了一名岗位能力全面、接待水平高且全天候在岗的‘AI专员’,是衢州多元化涉企服务的一个重要补充。”衢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文阳说,“有了‘AI专员’,并不代表人工服务减少或质量降低,大家办事可以自主选择人工窗口或‘AI专员’。同时,我们会借助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弥补人工服务可能产生的不足,提升服务效率。同时根据使用的反馈,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服务的准确率、满意率。”
AI本地化应用,难点在于如何精准对接用户需求。“现在,企业需求日益多元化,综合性也更强。很多咨询不是以往常见的审批、许可类,而是产业链、生态等方面。我们工作人员除掌握本职领域知识点外,还要掌握大量行业信息,才能高效给出反馈。”李文阳分析说,这倒逼中心再升级,要变成服务企业与产业生态的综合性枢纽,更加关注产业链上的共性核心需求,让服务更主动,而不只是“问什么答什么”。
据悉,“AI专员”主要承担咨询、研判、处置和分析等四大功能,相应设有智能咨询、智能流转、智能回复、智能处置、智能分析、智能标签和智能案例等7个应用场景。
在衢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一线工作了10年的徐小青表示,以往工作人员答复企业咨询主要靠经验,但因人而异,会出现回复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AI专员’背后有一个更强大的知识库。通过训练后,它不仅能准确给出咨询结果、参考案例,还能提供注意事项。‘人工+AI’,让服务更专业更周到更温馨。”
新到窗口工作的陈丹妮则说“AI专员”像一名带教师傅:“里面的智能案例非常典型,且会自动生成、更新案例。让我这样的‘新手’对业务快速上手。”
“回答问题快、覆盖面很全,工作也很透明。‘AI专员’会成为我们企业的高级助手。”中科锂电工作人员林先生现场体验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