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江北区有3家个体工商户入选全省首批个体工商户“浙个好”公共品牌名录。其中唯一的手工从业者杨建强,凭借其出色的工艺技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和传承,日渐出圈,成为突出代表。
他创作的清供摆件
入选亚运会官方礼品
杨建强是土生土长的江北慈城人,15岁开始学习木工技艺。“当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想着学一门手艺傍身。”杨建强说,他前后一共拜了4个师父。从普通木工、红木制作到骨木镶嵌,经过数年刻苦学习,杨建强掌握了全套相关技能。
杨建强曾在新联雕刻厂工作,1995年开始自主创业,专注于清供摆件的设计和制作。杨建强告诉记者,清供摆件起于秦汉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供摆件有文房四宝、花瓶、插屏、鼎、首饰盒、麻将盒、茶叶罐等数十个品种。
“看似简单的摆件,其实结合了红木制作、骨木镶嵌、中华大漆等工艺。”杨建强介绍,传统的清供摆件主要内容为花鸟鱼虫、仕女人物、山水风景等。随着时代的变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体现新农村建设、城市地标等。
杨建强创作的产品获得2024年“宁波特色伴手礼”、首届“甬韵”出海好礼,并入选杭州亚运会的官方礼品。这套产品包含一个手机支架、一支中性笔和一个书签。其中,手机支架上镶嵌着宁波的城市宣传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把麻将盒卖到美国
让传统工艺走向世界
杨建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好的设计和创意是根本,过硬的技术则是呈现的保障。
目前,杨建强已荣获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技师、首届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人才、宁波市技能大师等称号。
除了不断提高个人技艺外,杨建强还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展示和推广清供摆件和相关传统工艺。他很早就在淘宝开了网店,利用网络销售产品、宣传文化。“我们卖得最好的产品是放麻将牌的木盒子,上面用骨木镶嵌的工艺呈现宁波的人文和自然,大部分销往美国。最高年销售额达60万美元。”
杨建强在慈城民权路上开了家门店,希望让更多人真实感受清供摆件的魅力。目前,他逐渐把重心转移到了线下,通过与文创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让更多产品走进不同的场景。
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
“我这些年带过的徒弟有几十人,其中不少徒弟已开辟了自己的事业。”目前,杨建强的创新工作室拥有长期工作人员15名。其中,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人,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3人,中级工艺师3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工艺,杨建强还与学校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定期地给同学们讲课,向社会开放工作室,组织研学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体验非遗的魅力。
在浙江省经信厅公布的2024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名单中,杨建强主理的骨木镶嵌传承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
宁波晚报记者毛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