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赵璐洁 共享联盟·常山 葛锦熙 通讯员 裴建辉) 连日来,在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一期工程天马枢纽施工现场,数十台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数百名工人忙碌作业,运输车、工程车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浙江每年4月中旬左右进入汛期,我们要抢抓春节后至汛前大约2个月的施工‘黄金期’,保证天马枢纽的导流墙在汛前建好,导流墙可以减缓洪水流速、分流洪水压力、滞留部分洪水,为区域防洪防汛筑牢‘安全堤坝’。”中铁十五局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常山段技术负责人郝伟亮一直盯着进度,为了“跑赢”汛期,春节期间,部分建设点不停工,假期一过,就迅速进入全面复工状态。
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是我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之一,是全省最大的内河水运建设项目。一方面,这一工程建设以航运为主,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钱塘江中上游水路运输能力。另一方面,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够发挥航运、发电、旅游及生态保护等功能,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主要新建白虎滩、天马、阁底、招贤、航埠和黄塘桥6座航电枢纽,天马枢纽是最后开工的一座,它的开工意味着项目距离建成又更近了一步。
“天马枢纽的施工内容涵盖发电站、导流墙、泄洪闸、应急过船设施、船闸等一系列关键工程。”常山县定阳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科副科长汪宇佳介绍,在导流墙主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对工艺进行改进,由分段布网、安装模具、浇筑混凝土改为全墙面同时绑扎钢筋网,待第一段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将拆下的模具安装到下一段,工序衔接紧密,工效提高约20%。
循着常山江的江岸线,一座座航电枢纽犹如项链上一颗颗明珠,建成后将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