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余姚丈亭镇梅溪村溪上梅庄的大棚杨梅种植基地,温润的暖风裹挟着淡淡花香扑面而来。在27℃的恒温环境中,成排杨梅树舒展枝叶,几名果农穿梭于纵横交错的钢架间进行人工授粉。
“杨梅花属于风媒花,自然环境下靠风力授粉。但大棚是密闭空间,必须靠人工辅助。”见记者面露好奇,正在作业的张建华解释道。只见他手持专用授粉器,将尖端对准雌花轻轻一触,内置气囊便将提前收集的花粉精准喷附。“每簇花须点授三次,力度要均匀轻柔,就像给新生儿擦脸。”张建华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
眼下,溪上梅庄的杨梅树陆续进入开花期,每天8时至15时是授粉黄金时段,杨梅树经集中授粉约10天后即可长出幼果。“通过恒温调控与定向授粉技术,不仅能提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还可使杨梅成熟期较露天种植提前20天至30天,帮助我们抢占市场先机,延长销售周期,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溪上梅庄负责人杨利航说。
据了解,溪上梅庄共有杨梅树400余棵,以荸荠种杨梅为主,还有东魁杨梅、白杨梅等,其中大棚杨梅占地15亩左右,配套建有24小时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数字监控大屏等设施。
“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在手机上一目了然,能远程监控杨梅的生长状态和实时环境数据。”杨利航说,“前年我们试点建了6亩多大棚,手机简单操作就能进行相关管理,杨梅品质也有了保障,今年扩大了大棚面积、升级了设施。”杨利航推算,依靠智能大棚,眼下这批杨梅能在5月20日抢“鲜”上市,售价可达露天杨梅的3倍。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顾佳诚 通讯员蔡银欣徐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