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库蕴含大商机
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首单“共富库塘”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德清县舞阳街道长春村签约。长春村将长春水库部分水域10年经营权转让给德清县青绯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132万元。这是德清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又一创新实践。
据德清县青绯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斌介绍,他打算先放养2万尾鱼苗,再开一家咖啡馆,还准备在库区开展桨板等水上运动,用实际行动向乡亲们证明,小水库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项目来了,经济活了!”这是长春村村民们的共同心声。据悉,此次签约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多万元,并解决百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问题。此外,项目经营方还将按照年营业额的3%向村集体支付收益分红,这笔资金将反哺水库的生态维护和工程运行,形成“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单交易是德清水利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探索,也是全省水库生态价值转化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年,德清县被列入全省区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顺利完成全国首单水利风景区暨幸福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落地。在此基础上,德清县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了《德清县库塘水生态资源价值评估指引(试行)》,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既贴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评估体系。此次交易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这一评估体系的可行性,更为库塘“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下一步,德清将以长春水库为示范,进一步挖掘滨水空间的开放潜力,推广政府主导、属地协同、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富’模式,推动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的良性循环,实现水生态系统的持续改善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双赢目标。”德清县农村水利管理所所长陆小仙说。
“美丽库塘”串起“共富共美”
过去,藏于山间的小型水库山塘,默默发挥着防洪、灌溉等功能。如今,随着全省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加速推进,沉寂的库塘渐渐打开开放共享的大门,吸引农文旅产业落地乡村,带来更多经济活水。
2019年,杭资企业——泰普森控股集团看中了德清象跃水库的自然环境,在德清舞阳街道山民村投资建设了莫干山·象月湖国际休闲度假谷,内含马赛木屋酒店、国际马术学校、Westfield露营基地、创意街区、桑基鱼塘、四季有机农场等游玩场所,将马术、旅游和健康融合,开辟出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特色的体验式旅游新模式。该项目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有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2020年,德清下渚湖街道依托桃花坞山塘宛如画卷的自然风光,成功引进天际森谷山野度假区。度假区每年除了向当地缴纳200万元的土地租赁费外,还给当地村民们支付30万元的经营分红。“度假区还为当地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并对当地村民免费开放,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自豪感。”度假区投资方浙江艾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元华说,这些举措,让度假区与村庄实现了共赢发展。
近年来,德清县有机融合山、水等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多要素,以象跃、长林坞、劳岭等12座“美丽库塘”为依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引进优质文旅产业,形成了郡安里、象月湖、裸心谷等10多个大型文旅项目,串起了生态保护、文体休闲、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共富共美”之路。去年,德清县水旅产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