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薪资与机会双双高走 养老护理员的招聘和就业迎来“蝶变”

日期:2025-03-13来源:宁波市市长作者:宁波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又封了

  甬派客户端记者李睿清通讯员任社孙雁冰

  护理岗位需求50人,年薪不低于10万元;招募20名养老护理员,年薪可达8万元;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月薪最高上万……在这个春天,养老护理员成为就业市场的“焦点”。

  从与保姆、家政混为一谈,到如今以高薪聘请优质人才,养老护理行业缘何“蝶变”?深究背后原因,逐年上涨的用人需求和逐渐提高的行业标准,成为产业迭代升级的主要原因。

  高薪引才背后的市场蓝海

  在今年的毕洽会上,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最高12万元的年薪,招聘50名护理人员的启事吸引不少求职者驻足。该院人事科副科长王小蓉介绍,医院计划开设一批老龄专科、门诊、病房,需要大量护理人员支撑。

广安养怡院的护理员正在照顾老人。李睿清/摄

  广安养怡院也对养老护理力量需求迫切。“理想状况是每年都能有十余个‘新鲜血液’进来,为此我们每天都在招人。”院长刘建丽说,养老院为人才开出有竞争力的薪资,并提供疗休养、体检等福利。

  福寿康宁波区域总监吴学娟同样表示,自2023年初开始,企业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大幅上涨,平均每月都有二三十人的招聘需求。且通常情况下,一位养老护理员能拿到七八千元的月薪,公司还会提供住房和交通补贴。

  以优待聘人才并非个例。根据宁波市企业薪酬调查工资价位信息显示,养老护理员薪酬中位数从2018年的49089元波动上升至目前的53834元,同比上涨9.67%。而人才供不应求是促使薪酬上涨的主要原因。

  根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0.1万人,占总人口的21.5%,比上年上升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5.7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比上年上升0.3%。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催生了市场需求,也让越来越多人看见养老护理员的重要性。“随着老人年岁增加,对照护者的手法和技术提出新的考验,特别是失能失智的老人,普通的保姆或不懂相关技术的家属很难照顾周全。”刘建丽说,当前大众已经意识到要寻求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

福寿康的护理员正在照顾老人。资料图

  此外,相关政策出台也增加了市场对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以长护险为例,根据市医保部门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以来,全市参保人数已超820万,定点护理机构达351家,由此催化出的需求可想而知。“长护险实施前,我们只做个别的社区养老服务,现在我们的服务已覆盖全市2600多名老人,护理员也从十余人增至400人左右。”吴学娟说。

  招聘需求隐藏着行业变革

  技能提升也是养老护理人才待遇上涨的原因所在。早在2020年发布的工资价位文件中,宁波便首次将养老护理员纳入“部分技术工人职业(工种)分等级工资价位”,初、中、高三种技能等级的养老护理员工资价位存在明显差距。与此同时,长护险政策实施也打破了养老护理行业的“野蛮生长”,持证上岗成为当前的从业标配。

  在宁波火车站招聘会中,海曙区家政零工市场发布的20个养老护理员岗位明确写出优先录用持养老护理员证书者;在江北庄桥街道专场招聘会中,姨佳(宁波)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的40个养老护理员岗位同样对技能证书提出诉求;打开BOSS直聘等招聘软件搜索养老护理员,持证要求更是比比皆是。

BOSS直聘上的岗位要求。李睿清/截图

  此外,行业的新要求也促成养老护理员要不断自我提升。入户助浴进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倒逼养老护理员学会洗浴手法;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易得褥疮,正确的上药、翻身、护理技能是养老护理员的“必修课”;子女长期在外务工,如何为老人提供情感支持更是成为养老护理员的进阶目标……

  根据福寿康集团发布的《2024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新老人对养老护理员的期待已从日常照护拓展至心理和医疗支持。相应的,专业照护技能、沟通交流技能、心理疏导技能已成为养老护理员最想提升的技能,而在专业照护技能中,慢病护理、安全护理和用药护理也成为三大最需提升的技能。

  “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加和大众对养老认知加深,这个行业将往精细化发展,找到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是立足市场的关键。”吴学娟表示,较高的培养成本进一步提升了能力适配的人才薪资,“一位养老护理员的培养周期至少在一年,各种课程、师资的投入也不少,但这种投资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供不应求局面的原因所在

  用人虽迫切,招引却不易。润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江伟凡表示,企业对养老护理员的缺口达20%,但公开招聘却难找到合适人才。

  海曙区家政零工市场面临同样境遇。“长护险推出后,一些偏远乡村的护理需求显著提升,但较难找到愿意过去的护理员。”零工市场负责人说。

  在广安养怡院,即便接受新手并提供相关培训,招聘过程仍不顺利。“来问的人不多,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刘建丽坦言。

养老护理员正在照顾老人。李睿清/摄

  据了解,我国养老护理员供给缺口达550万人,人社部在2022年第四季度中,将养老护理员列入100个“最缺工”的职业。在宁波,养老护理员也成为技能人才紧缺工种。

  招工难,特别是招引年轻人难,对现存养老护理行业也造成影响。在润家,养老护理员年龄多在五六十岁;在福寿康,养老护理团队成员年龄平均在55岁;在广安养怡院,养老护理员年龄多在45岁至50岁之间,而这已是行业中较年轻的队伍。

  根据“报告”显示,当前近四成的养老护理员年龄在50岁至55岁,30岁以下的护理员仅占3%。这样的高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是年纪较大的护理员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的速度较慢。另一方面,这些人多已到达退休年龄,退休金以及自身年纪的增长都会影响到从业稳定性。”江伟凡说。

  在“招工难”背后,屹立着刻板印象与工作难度两座“大山”。在刘建丽看来,尽管养老护理员的“身份”正逐渐清晰,但想彻底消除偏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人觉得养老护理就是伺候人,宁可进厂也不干这行,因为过不去心里的坎。”

  “照顾失能老人的难度堪比照顾婴儿。”吴学娟也坦言,失能老人长期卧床,护理员除了基本照护,有时还要为老人擦拭身体并清理排泄物,仅这点就“劝退”不少人。

  养老护理行业前路在何方

  该如何化解招人难题?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是关键。“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破除大众心中的固有印象,重新树立起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概念,另一方面养老护理员也应以更专业的技术和服务赢得大众信任。”吴学娟说。

养老护理员技能比赛。资料图

  在今年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孙薇便提议以青年骨干培训、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同时,政府也可通过健全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保障、畅通荣誉评选渠道等方式,增强养老护理员职业荣誉感。

  针对较大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引入智慧养老设备或能成为“良方”。机器人会自行乘电梯送餐送药,智慧手环可预警老人身体状况,护理员能及时发现异常……在广安养怡院,各类人工智能设备的引入大大减少护理员的工作量。“将重复、繁琐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护理员就能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与老人交流,为老人提供更具温度的服务,未来我们将开发引入更多人工智能设备。”刘建丽说。

广安养怡院中的机器人。资料图

  在人才供给方面,宁波依托产教融合办学,促成专业养老机构与宁波大学医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开设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医养照护等养老服务专业,支持职业(技工)院校在养老机构设立分校,定向委培“一专多能”高层次护理人才。

  在社会中,通过紧缺人才补贴发放等方式,宁波鼓励更多人员投身学习养老护理技能行列,依托家政零工市场和各类技能培训学校开设的养老护理课程也让技能学习变得触手可及。

  通过各类方法,当前宁波已有专业护理人员近万人。下一步,宁波还将通过开展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加强护理服务供给。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