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奕在舞台上激情演绎

郑奕在舞台上弹唱
今年是80后独立音乐人郑奕离开家乡湖北荆州“南漂”温州的第27个年头。去年,他在楠溪江畔与妻子张驰喜结连理,算是在温州正式扎下了根。
郑奕18岁从荆州艺校毕业后一头扎入社会,早年间跟着父亲来到温州闯荡,进了一个京剧班子。父亲担任班子里的京胡老师,他则是戏班里的京二胡手。后来,为谋一份有“钱”途的职业,郑奕做过公司推销员、酒吧歌手与鼓手,开过音乐培训工作室,担任过文艺晚会的音乐总监,最后他把独立音乐创作人视为自己音乐梦的归宿。他先后作曲、编曲了《勇攀高峰》《温州家人》《塘河母亲》《老爸老妈》等温州本土音乐,并在2023年发行了个人首张数字专辑《不惑》。
近年来,郑奕越来越懂得,音乐也好,人生也罢,无非是注重个人体验与修行。他放下了年少时期音乐表达上的那份“躁”,洗去了身上代表不羁的蛇形纹身,绘上了“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们才是自由的”这句话。
今天,邀请温州市吉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独立音乐创作人郑奕,来聊聊他的音乐梦想。
艺校毕业后闯荡温州
郑奕身上是有江湖气的。记者与郑奕认识是在两年前一个路边摊的宵夜局上,那时他刚给朋友国庆的专场音乐会当完嘉宾。西装革履并不妨碍他在席间与朋友推杯换盏,聊音乐圈的八卦:某乐队在巡回演出时又在台上爆粗口了、那谁谁整天给小孩灌输要拿奖的理念啦、某次当音乐比赛评委时又得罪人了……喝上头的郑奕一把抢过朋友的吉他弹了起来。
认识郑奕的朋友总喜欢找他聊事,这个想让他出出巡演的点子,那个想让他担任乐队总监,今天让他组局办晚会,明儿邀请他作曲……这份好人缘也是郑奕多年来练就出来的,亦是“南漂”混迹温州音乐圈的底气之一。
郑奕的另一个底气来源于自身的好学与家族基因。郑奕来自京剧世家,祖父祖母曾是京班班主,父亲能拉得一手好京胡。在家族的曲艺熏陶下,郑奕打下了扎实的乐理基础。
1998年,荆州艺校毕业的郑奕跟随父亲来温州找工作。父子俩进了同一家京剧班,父亲担任京胡师,郑奕则担任京二胡师。那段时间,父子俩几乎跑遍了温州各县(市、区)的村头和祠堂。
郑奕回忆,只要有需求,京剧班就拉着吃饭的家伙过去。有时去的是偏远山村,住宿都成问题,只能找个能躺的地儿凑合睡,冬天挨冻,夏天挨蚊子咬。
后来,他觉得一直在戏班混没前途,遂向父亲提出,趁着年轻出去闯闯。
郑奕第二份工作是与音乐八竿子打不着的红酒推销员,这份工作却让他真正地了解了温州,了解了温州人。因为这份工作需要他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是人际关系的历练。
可能注定要吃音乐这口饭,郑奕某天下班经过学院路一家琴行,正巧琴行在招架子鼓老师。抱着尝试的念头,郑奕把艺校里学的架子鼓技巧在琴行老板面前展示了一下,当场就被老板相中,聘请他来当老师。
郑奕回忆,2000年后的温州音乐行当爆发式发展,音乐培训班、酒吧以及演出市场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他也是投身这风口中的一员。郑奕在酒吧驻过唱,开过音乐培训班,也操盘过演艺中心……混迹温州音乐圈的郑奕认识了大半个温州音乐圈的人,这也助力他今后的音乐道路走得更顺畅。
转做独立音乐创作人
2025年年初的温州市吉他协会年会上,中国内地著名歌手吴涤清拉着郑奕说:“你的音乐素养真不错,我还记得你某次聚会上的吉他即兴发挥。”当记者问起郑奕是如何回复吴涤清对他的评价时,他摸摸头,直道当天喝多了,忘记如何回复吴老师了。
郑奕笑称当年刚跨入音乐行业的时候,甚至还不会弹吉他。吉他是他在担任架子鼓老师期间自学的,但仅仅一年以后就靠着吉他弹唱去酒吧赚钱了。郑奕坦言:“刚开始从事音乐工作时,想的都是怎么挣钱,直到遇到李涛老师,他点醒了我”。
2009年,郑奕遇见了音乐上的“贵人”苏畅,她找到郑奕说,温州第十四届市运会会歌需要人作曲,她已经把郑奕此前与朋友余璞合作的歌曲《塘河母亲》推荐给李涛老师听了。李涛老师觉得不错,他希望郑奕参与此次市运会会歌的作曲与编曲。郑奕与李涛简短地沟通后,被告知只有一个星期的作曲与编曲时间。好在很快,郑奕拿到了李涛的作词,这首《勇攀高峰》在两人合作下孕育而生,并被听众认可,尤其是获得了市运会组委会的认可。更让郑奕高兴的是,他的母亲在听了这首歌曲后,也表示被旋律打动。
市运会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庆功宴上,李涛找到郑奕说:“你已经在温州音乐圈有了名号,别再去混夜场了,想想自己今后的音乐道路要怎么走。”
苏畅也劝他不要一门心思去赚驻唱歌手的快钱,多沉下心来创作音乐作品。此前,苏畅还介绍他与余璞相识,两人合作了《塘河母亲》,才有后来推荐这首作品给李涛老师。这首《塘河母亲》在2014年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浙江省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国梦·社区情”声乐大赛中获得了创作奖。而李涛老师的点拨则让郑奕推开了独立音乐创作人的大门。
但郑奕也坦言,在温州做独立音乐创作人太难了,他卖了车、退租了音乐工作室……如今站在2025年这个春天往回望,从2009年开始,郑奕作曲、编曲了《温州家人》《塘河母亲》《老爸老妈》《Getup》《我的梦》等本土音乐,其中《Getup》获“迷笛”全国最佳原创奖,《我的梦》获得浙江省第十六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金奖。2023年,郑奕发行了个人首张数字专辑《不惑》。
筹备出第二张个人专辑
朋友天泓聊起郑奕,夸奖他是一位场面能“控得住”的人。2015年起,郑奕担任温州市吉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以来,每年协会的吉他比赛与年会都办得热热闹闹的,“他总能把一切事务处理得妥妥的,获得新老会员的好评”。
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是郑奕受用的,也是喜欢的。郑奕说他刚进入温州音乐圈时,就曾经被前辈灌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大家有钱一起赚,有乐子一起嗨。
如今把独立音乐创作人作为目标的郑奕,经常会骑着摩托车去楠溪江寻找创作灵感。他想着在《不惑》这张专辑后,再推出一张新专辑。郑奕坦言,回头看《不惑》,有遗憾也有瑕疵。遗憾的是,《不惑》原本初衷是想在四十岁制作完成,献给父母以及表达自己到不惑之年的心境,后因各种缘由延迟了,等出了专辑,父母却不在了。而瑕疵则是《不惑》的基调有点阴郁,仅有八首原创作品。这张专辑展现了郑奕的音乐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不完美,但记录了一个阶段的成长。
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原创音乐的今天,独立音乐创作人这条路,郑奕是看好的,但能走多远,他并不确定。目前有两个音乐项目在洽谈中,很快就可步入创作环节。
今年年初,郑奕为朋友的“南乐团”谱曲写词并担任乐队音乐总监,他说这首《渺》是给主唱陈凯亮的生日礼物,也是乐队的EP(单曲)。
多年前,媒体曾报道过他带着音乐梦想闯温州的文章,如今已扎根温州的郑奕依然怀揣着音乐抱负。
明天,郑奕将骑着车去楠溪江寻觅音乐灵感,就如1998年那个秋天,是梦的起航。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郑奕:有江湖气的音乐人
小毛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