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新闻讯 提振消费成为今年的热词!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随后浙江也出台了《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今天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这个核心目标,浙江重点实施了居民增收、居民减负、大宗消费等七大关键行动29条举措。
从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定为“共筑满意消费”,再到各地频频出台促进消费具体举措,大家都在为让消费者乐享高品质满意消费而努力。那么,“浙”里将如何打造满意消费?
要有“能消费”的底气。想要让消费的“车轮子”转起来,得先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提振消费,前提是有消费能力。这次的《实施方案》里,居民增收行动为七大行动之首,将通过稳定就业、鼓励创业、职业培训和财产性收入四大抓手推动居民增收,让更多人好就业、就好业、有收入。除了增收,浙江还将从结婚生育、优学优教、医疗保障、养老助老等方面进行减负。如结婚生育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一增一减,增的是获得感,减的是后顾之忧,添的是有消费的底气。
要有“敢消费”的保障。买东西,最怕的是买到假货,吃亏上当,最烦的是维权困难,劳神费力。满意消费,建立在“安全放心”的底线上,只有织密保障网络,才能给“敢消费”吃下定心丸。近年来,浙江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等行动,从“浙食链”对每个水果的全程追溯,到“浙里办”APP上消费投诉的“一键响应”,数字化改革的红利正在转化为消费安全的防护网,全省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指数连续三年保持上升。今年,浙江还将推广消费纠纷“源头化解”“一键和解”,凝聚各方力量,更好地推动解决消费者的“烦心事”“忧心事”。
要有“愿消费”的引力。释放消费的潜力,还要顺应消费新趋势,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新需求。聚焦消费侧,我省将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进行扩面增量,在赛事演艺经济上发力,举办国际级体育赛事30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150场以上,在全省范围内,线上线下联动举办2000场以上主题活动,打造高品质、多元化消费场景。让汽车换“能”、家电换“智”、赛事上“新”、演出上“炫”,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既促消费又利生产,可谓“一举多得”。
当“能消费”的底气、“敢消费”的保障与“愿消费”的引力同频共振,让每个消费者在触摸商品时感受品质温度,在完成支付时体验权益尊严,在享受服务时收获幸福质感,这或许正是“满意消费”最深层的价值,消费新图景的美好未来,正在向我们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