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用心用情兴村治社 鹿城驻村社干部的实绩“三部曲”

日期:2025-03-22来源:温州大学教务处作者:温州台风网最新台风实时路径

  “仰新社区成立于2001年,取仰义而鼎新之意……”走进仰新社区,一个高6米多、宽近4米的地标石伫立在社区入口,正面由书法家书写“仰新社区”四个大字,背面雕刻了社区概况。“这是社区的门面,也是我们凝聚乡情的标识。”鹿城区仰义街道仰新社区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吴道盛介绍。

  位于仰新社区入口处新落成的石碑。社区供图

  作为温州市委宣传部下派干部,吴道盛已经在仰新社区就职一年多时间,在他看来,社区的事情复杂且繁琐,但用心用情建设意义重大。

  仰新社区是1997年由文成、泰顺“两镇三乡”23个村居搬迁集中居住产生的新型移民社区,目前户籍人口688户、1850人。如何让移民群体安心扎根新家园,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后半篇文章”?吴道盛下派到位后,围绕民生实事破题、矛盾纠纷化解、社区文化建设三方面开展工作。

  仰新社区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吴道盛。本人供图

  用心用情当好民生实事“破题者”,吴道盛善于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问题。“老旧社区存在停车难、停车乱,社区55幢房屋电线布局也杂乱无序。”吴道盛告诉记者,去年他与社区两委多次研讨,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利用社区周边河岱山山脚闲置地块,扩充停车资源。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沟通协商,为社区争取到了一笔60万元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停车场的建设。

  河岱山停车场。社区供图

  如今,在河岱山山脚,一座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拥有约215个停车位的智能停车场已正式建成启用。该停车场不仅引入了充电桩车位,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车位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停车场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题,同时通过停车租金的收取,每年可为仰新社区创收25万余元,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不久前,又有好消息传来,该社区通信线路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了鹿城区民政局批复。“这意味着我们历经数月精准谋划的整治工程,争取到了300多万元的经费支持。”看到社区发展越来越好,吴道盛分外欣喜。

  深耕不辍当好矛盾纠纷“解铃人”,吴道盛也善于解决基层问题。移民社区内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吴道盛从小矛盾入手化解大问题,他给记者举例,如近期社区一起店面租金引发的纠纷事件,他秉持从源头解决矛盾的准则,查询大量的法律法规,找到关键文件,并为双方当事人耐心讲解政策、协调诉求,最终成功化解了这一矛盾。

  面对辖区内“通天房”式居住出租房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吴道盛全力协助街道开展消防安全“关门行动”,该举措以“街道补一点、社区筹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约230万元,为300余户出租房更换防火门2800扇,为居民拧紧消防“安全阀”。

  书法家送福写对联活动。社区供图

  广联资源当好精神家园“规划者”。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任职以来,吴道盛也在思考“如何以社区文化为纽带,凝聚人心、增进共识”。仰新社区文化广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居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然而由于设施老旧,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了解这一情况后,他争取到1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实施仰新文化广场舞台修缮及播音设备改造工程。在重要节日,他经常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更多元的便民服务,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兴村治社,关键在人。2022年6月,温州率先探索开展向社区派驻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工作模式。像吴道盛一样,两年多时间,25位市派、12位区派社区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先后奔赴鹿城12个街道37个社区,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社区是基层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到基层开展工作,要把群众的事顶在头上、放在心上,少些‘花架子’,以无私奉献的具体行动亲近群众,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服务群众。”驻村社经历,也让吴道盛真正体会到用心用情办实事的真谛。

  原标题:用心用情兴村治社鹿城驻村社干部的实绩“三部曲”

  记者王艳琼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