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指引下,温州市气象局3月23日以开放日形式,邀请市民亲来普及气象预警知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方位展现温州气象现代化成果。

市民体验为增雨火箭炮装弹
近年来,温州以科技赋能构建覆盖城乡的“天罗地网”,全市建成8部天气雷达,1公里高度覆盖率达67%,865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仅3.7公里,为短时临近预报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通过“风云地球”卫星平台,助力对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监测预警。与此同时,联合国内科研院所设立院士工作站、台风联合实验室等平台,累计取得气象领域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
在预警信息传递环节,温州建立“两直一白”预警体系,依托应急广播、闪信、新媒体等18种渠道实现“同频共振”,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9.5%。针对高级别气象预警建立的“叫应”机制,年均触发7万人次响应,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体制机制方面,《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规则》的出台,明确“五停”“五断”等应急措施,形成“以预报预警为令”的响应闭环。近十年间,温州台风网总浏览量突破4亿次,创新开发的台风预警码产品访问量超2000万,数字化平台成为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重要窗口。

小朋友在认真做笔记。
从校园到乡村,温州将防灾科普融入基层治理脉络。全市建成国家级校园气象科普基地8个、省级22个,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提升防灾意识;2835个村(社区)实现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夯实基层应急能力基础。2023年,温州创成全国首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形成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今年气象日活动期间,气象应急车展示、人工增雨设备体验等科普项目吸引数万市民参与,地标建筑亮起“气象主题灯光秀”,线上直播实时解析预警联动机制,多元形式让气象知识“触手可及”。
原标题:预警跑在风雨前,温州气象智筑安全线!
记者徐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