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进共同富裕、保障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慈善联合会)紧紧围绕高水平建成“人人慈善标杆区”和“善行浙江”金名片试点,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汇聚慈善力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慈善工作规范化、慈善帮扶精准化、慈善宣传多样化等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今年3月25日,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慈善联合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慈善联合会)关于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的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市慈善总会募集款物1.0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1.2%,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募集款物10.9亿元。2024年,市慈善总会救助支出9296.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376人次;全市两级慈善总会共支出9.4亿元,救助困难群众57.5万人次。

以上为市慈善总会2024年度慈善资金收支情况图表

市慈善总会2025年慈善救助资金计划安排表
以规范为基础,扎实开展慈善工作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法”则是“治善、行善、兴善”的基础保障。2024年,市慈善总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的指引下,从慈善募集、慈善服务、内部治理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化”工作。
慈善募集方面,市慈善总会通过《宁波市慈善总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对专项基金的设立、管理、使用、终止等内容进行明确规范;联合市民政局发布《宁波市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活动工作指引》,推动了全市公开募捐活动的规范化、透明化和科学化。
项目管理方面,市慈善总会持续开展“爱眼助从戎”“情暖三江光明甬城”等一站式结算助医项目的梳理工作。“我们要确保患者对一站式结算助医项目的了解,同时根据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规范化结算流程。”项目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市慈善总会还根据产业帮扶基地情况,对《关于加强慈善产业帮扶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推动基地迭代升级,辐射带动更多困难农户。
义工服务方面,市慈善总会出台了《宁波市慈善总会义工队伍备案管理办法》,明确了义工队伍备案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同时,成立义工服务督察小组,对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各直属队伍的活动数据、经费支出、群众反馈、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强化了义工活动规范化建设。
内部治理方面,市慈善总会先后制定、修订了会议制度、救助工作管理办法、财务监督制度、专项基金和捐赠物资管理办法、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调整优化了各部门职能分工,树立“四公”(公开、公平、公正、公示)工作理念。
同时,市慈善总会根据“阳光慈善”工程、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慈善组织专项检查等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强化总会的规范性、公信力和透明度。

“2024·感动宁波”十大慈善新闻事件和人物发布。(姚铁成摄)
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实施慈善帮扶
慈善帮扶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及时传递爱心和善意。近年来,市慈善总会始终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群体,精准对接他们的需求,有效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4年,市慈善总会联合老板电器发起“暖厨计划”慈善项目,帮助全市困难家庭改善厨房环境,提供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热水器等厨房电器设备的更换,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为更好地提升厨房电器与家庭的适配度,工作人员在匹配设备时,充分考虑了受助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与住房条件。譬如,对人口较多的家庭,匹配大容量的油烟机和燃气灶;对住宅面积较小的家庭,则选择体积适中、功能齐全的厨房电器。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500余户困难家庭的厨房改造。
“‘暖厨计划’是我们实现‘精准帮扶’的一个典型项目。”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慈善总会在继续开展好“彩虹助学”“大学新生助学”“关爱近视学生”“慈爱助残”等宁波市民耳熟能详的传统帮扶项目外,还围绕公众关注较高的热点问题实施慈善项目,探索推出救助新模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比如,宁波市慈善总会卓铭青少年心理健康慈善基金发起的“卓铭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主要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各类服务。项目运用“慈善+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聚焦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的多维环境,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困难,恢复社会功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鄞州中学作为首个高中引入社会工作服务的学校,“社工姐姐”工作室每周五都会迎来不少的学生,成为他们情绪交流的场所。“社工姐姐并没有给我建议,而是很认真地倾听,引导我自己找到答案。”蔡同学以前面对兴趣和学业难以平衡的问题略有迷茫,在与社工聊完后,终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卓铭青少年心理健康慈善基金运行至今已有4年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家长和学校提供服务。”一名项目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2024年11月,项目面向普通青少年家长、儿童督导员和志愿者,与宁波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共同推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微网络课堂”系列课程。课程涵盖了家庭亲子教育、青春抗逆力提升、家长自我情绪管理等多个主题,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的参与。
截至目前,“卓铭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已累计服务学生、家长和教师15000余人次;分别在10个社区、3家医院、3所学校和1家企业开展了各类家庭教育讲座与工作坊,受益家长超2650人次。
而在关爱心智障碍患者方面,市慈善总会也取得了“新成绩”。2024年7月16日至18日,市慈善总会联合相关单位举办的首届“蓝色星球”融合篮球邀请赛在宁波举行。来自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湖州、金华、衢州、舟山、嘉兴8市以及福建省福州市的孤独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等人士及其家庭组成的篮球队,在上百位志愿者的陪伴和支持下,展开了3v3和5v5、融合投篮等形式的比赛。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打破了‘孤独症孩子不可能打篮球’的思想误区。”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主席冯东说,“通过比赛,家长们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看到孩子的能力;教练员和裁判员平等地给每个孩子机会,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学会竞争、合作;孩子们则从家里走了出来,有了‘新朋友’”。
此外,有“爱心中转站”之称的宁波市慈善商店也在2024年9月迎来了第3家门店——甬城智充菱池站店。这家商店由宁波市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云碳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场地,由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部分装修和运营费用,是我市首家由国有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慈善商店。
据了解,宁波市慈善商店作为市慈善总会2016年设立的慈善项目,在盘活闲置的社会物资、筹集善款、让低收入人群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帮助残障人士及家庭增加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菱池站店开张前,市慈善商店已拥有周江岸路店和中山西路店,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这两家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2月底,市慈善商店累计接收和处理捐赠物资1937余批次,筹集善款上百万元,为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发放商店物资300余次,并先后吸纳2位残障人士和5户心智障碍者家庭就业。
以文化为引领,创新开展慈善活动
近年来,“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正在成为我市慈善宣传的特色品牌。2024年6月1日,宁波慈善地标Citywalk“1号线”(城市漫步)启动仪式在北仑举行,标志着2024年的“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24年慈善日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Citywalk和慈善故事征集这两个活动。”一位经常参与慈善的程女士告诉我们,“我能在逛街、打卡景点的时候感受慈善文化,也能把我了解的慈善故事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据悉,宁波慈善地标Citywalk“1号线”作为“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的“重头戏”,一推出就“圈粉”无数。“1号线”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其中线下由甬城15个最具代表性的慈善点位组成,包含北仑区红联社区“阿拉的家”、鄞州区鹂西走廊、海曙区万安社区老闺蜜咖啡馆等,线上则是包含50个慈善地标的“扩展版”打卡地图。
同时,慈善故事征集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截至征集结束,市慈善总会共收到来自全市范围内的慈善故事投稿203篇,故事涵盖了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层面,内容涉及扶贫济困、助医助学、志愿服务、环保公益等多个领域。经过多位行业专家的评审与推荐,最终精选出26篇慈善故事,形成汇编手册。
市慈善总会还成功举办了2024年“中华慈善日”浙江(宁波)宣传月启动暨“桑梓情怀”慈善基金设立仪式。活动现场不仅现场发布了2021-2023年向宁波市各类慈善组织捐赠超3000万元的“爱心企业”,举行了“爱心人士”答谢仪式,还发布了《宁波慈善白皮书(2021-2023年宁波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梳理了2021-2023年宁波慈善事业发展的成效,展示了全市及各区(县、市)慈善发展状况,以图文并茂形式多层面展示、分析了我市近年来慈善事业发展的各项指标、数据等。
此外,在日益浓厚的慈善氛围中,2024年,我市慈善工作再获佳绩。在第三届“长三角慈善之星”评选中,宁波富佳实业董事长王跃旦获得爱心人士称号,公牛集团获得爱心单位称号。在第五批省级示范慈善分会、示范慈善工作站推选活动中,我市又有7家分会19家工作站入选。目前,我市共有32家省级示范慈善分会、79家省级示范工作站,数量居全省首位。
公益慈善事业在参与社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慈善事业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面对未来,依旧任重而道远。“2025年,市慈善总会将一如既往秉承自身宗旨和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善款募集、救助服务、行业规范等多个领域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宁波市慈善总会(宁波市慈善联合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宁波市慈善总会关于2024年度慈善资金收支情况和2025年度慈善资金计划安排的报告》,2025年,市慈善总会计划安排救助资金7649.3万元,主要用于助医、助学、助困、助老(幼)、助残、扶持社会福利和公益项目、慈善实体建设以及赈灾等方面。
(撰文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吴向正李哲)
本版图表由市慈善总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