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钻石。(金鹭朱涵摄)
大家好,我是一颗3.35英寸的人造钻石。
刚听到这句自我介绍时,你可能会感到疑惑:“钻石的计量单位通常是克拉,什么时候用上英寸了?”
答案就在我的名字上——我是钻石,也叫金刚石,但并非由天然金刚石锻造打磨而成,我诞生于实验室,是现代人类工业的产物,更是科技创新智慧的凝结。我有一个超长的“身份证姓名”,叫“同质外延CVD大单晶金刚石”。而“3.35英寸”,意味着我是“同族”之中个头最大的那一个,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我的记忆,始自2014年。
在宁波晶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热切目光的注视下,我诞生了。“这片‘无人区’,我们闯出来了!”周遭此起彼伏的欢呼与呐喊,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特殊与珍贵。
在我之前,天然金刚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穿戴首饰制作和部分工业领域。它产量有限、价格高昂,虽然“迷妹迷弟”众多,但市场前景受到束缚。
在我之前,人类已经试着模拟地球地理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培育”金刚石。它们是我的前辈,被称为“结构性金刚石”,能弥补天然金刚石的诸多缺点,但“身高”和“体重”有限,远不能满足需求。
于是,脱胎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团队、创立于2013年的晶钻科技,成了“吃螃蟹者”。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培育金刚石的“新赛道”,就像土豆利用块茎发芽繁衍一样,在超真空培养仓中埋下“种子”并通入碳源气体,让微波作用下分离出的碳原子沉积其上,并按钻石的“DNA编码”顺序结晶。
这样的培育方法,能给予我更大的体型——3.35英寸的规格已经刷新世界纪录,冲击4英寸的行动正在火热开展中;能给予我更高的“颜值”——纯度达到1ppb,即十亿分之一的杂质含量;还能给予我“高精密可控气体掺杂”的优异属性,满足各类高端功能器件的复杂需求。
我已与现代工业特别是高精尖现代工业“深度绑定”。
黄金首饰雕花工具、伽马手术刀上,有我的身影;高功率激光器的发射窗口及激光晶体、大功率的紫外或红外光谱仪镜头上,有我的存在;第四代半导体高功率器件、大功率激光器及微电子热沉元器件,同样需要我的“加持”。事实上,微电子、量子通信、光学、超精密加工、高端医疗等事关高新技术的关键领域、重点产业,都是我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
我的闪耀,不只在人类的指节之上,更在产业转型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蓝图里。
更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纯正的“中国血统”。

晶钻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
当你走进晶钻科技的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了解生长、切割、研磨等“孕育流程”后,一定会击节赞叹,因为所有的生产设备、全部的制造工艺,是实打实的“MADEINCHINA”。晶钻科技打造了一条完全自主的产业链,能在几天到几十天的周期里,制造出各种璀璨透亮的大单晶金刚石。没有“卡脖子”,只有“自力更生”和“遥遥领先”。
我可以无比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孕育我的港城宁波,有一家国家级功能金刚石产业链龙头企业,它在同质外延CVD大单晶金刚石领域,做到了生产装备数量全球第一、市场占比和技术水平全球第一。“中国智造”加速崛起的浪潮中,我一直在参与,我会继续进化。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金鹭
通讯员朱涵徐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