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宁海这个社区为何吸引百余人才扎根 这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img src=http://www.cnnb.com.cn/home/images/09/xtb01.png border=0>

日期:2025-03-27来源:宁波中百作者:宁波天气

  甬派客户端记者孙吉晶通讯员叶宇航吴帅

  宁海的一个社区,为何能吸引百余人才扎根?今天(3月26日)上午,由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才聚甬城兴·今天我发布”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专场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发布会现场。唐严/摄

  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位于桥头胡街道,目前已有百余人入住,其中国际友人十余位。眼下,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二期建设接近尾声,整个社区将新增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涵盖人才公寓、体育运动场馆及大型商超。

  当天上午,外籍友人阿提拉·梵·海尔、扎根宁波22年的创业者裴东良、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主理人胡阳三位发布人,讲述了宁海这座小城以“栽梧筑巢”的诚意,打造“国际人才港湾”的故事。

阿提拉·梵·海尔在讲述。

  荷兰小伙扎根宁海

  “我曾游历数十个国家,但宁海的包容让我选择在这里扎根。”来自荷兰的阿提拉·梵·海尔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第一个登场。

  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充满活力的国际化社群。去年,阿提拉·梵·海尔亲历了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从冷清到繁荣的蜕变:国际化景观、双语标识、定期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社区的环境日益完善。平日里,中国传统文化沙龙、特色市集、国际文化赛事等活动不断,咖啡与宁海传统美食同台亮相,音乐节、舞蹈表演轮番登场,这里俨然成了宁海的“国际文化会客厅”。

  作为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成员,阿提拉·梵·海尔的角色如今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他不仅为新来外籍人士开设中文课程,更通过游记和短视频记录宁海的山水人文。“徐霞客从这里出发探索自然,而我希望让世界看见宁海,把宁海的国际化名片传播到五湖四海。”他动情地说,“这里不是暂居地,而是让四海人才扬帆起航的港湾。”

裴东良在发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

  “樱花花期虽短,但创新的春天永驻!”宁波考比锐特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裴东良以樱花为喻,道出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的深意。

  考比锐特智能科技公司人才团队中博士占比从2015年的5%跃升至目前的28%,海外归国人才占比达15%,平均年龄34.5岁。

  这背后,是宁海县打造“乔木灌木共生”生态的结果。对高端人才,地方政府提供科研资助;对青年人才,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在产业协同方面,宁海独创“链式人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本地企业与清华、浙大等高校资源,形成“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创新闭环。裴东良团队研发的柔性生产线技术,就是在这一模式下诞生的。

  更让裴东良自豪的是,团队中两位不到40岁的工程师获得了“宁波领军人才”荣誉,让企业从“小县城招人难”的困境中突围。“既已筑巢东海畔,此心安处是吾乡!”最后,他用改编的诗句作结,赢得一片掌声。

胡阳在分享创业经历。

  吸引人才是马拉松,留住人才是终极考验

  “吸引人才是马拉松,留住人才是终极考验。”第三位发布人胡阳有着一段难忘的留学经历。现在,他是眠牛山国际人才社区互帮互助群体的牵头人。

  平台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加入,又如何留住这些精英人才?胡阳创立欧翼国际友谊俱乐部,通过开设语言课程解决沟通障碍、开展文化体验建立情感联结、推行社群关怀创造归属感来吸引人才。俱乐部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百余人的“国际朋友圈”。

  诚如胡阳所说,淋过雨的人,更懂得怎样为他人撑伞。这种温情正在转化为生产力,俱乐部孵化的“宁海印象”国际传播矩阵,通过12种语言向全球发布文旅短视频,打造国际化名片。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