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千行百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如何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2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工作监督专题会议举行,协同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客引流,助力商圈转型升级
近年来,宁波致力于将泛三江口商圈打造成国际消费集聚区,中山东路集聚了天一广场、和义大道购物中心、K11等众多商场,汇聚了百货、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多种商业业态,“宁波味、时尚风、国际范”的城市质感不断提升。
“然而,宁波在商圈建设方面,没有真正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体系,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系统联动还有提升空间。同时,商圈整体智慧化、时尚化水平还不够高,首店首发、网红潮店、体验消费等新业态还不多,深受年轻消费群体欢迎的二次元谷子店、手办店等新场景较少。”市人大代表,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徐鹏在交流发言中指出。
在商圈较为同质化的当下,如何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
徐鹏建议,借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在核心商圈成立管理机构的做法,在泛三江口等重点商圈成立市级智慧时尚商圈管委会,培育一批商圈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要素资源,在商圈定位、品牌招商、交通设施、智慧化改造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差异化制定“一圈一策”工作方案,系统进行空间重构、业态焕新、场景赋能和持续运营。
现场,“90后”市民代表张慈问出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声:“我们明显感觉,各个商圈差不多。一些沉浸式体验、文创市集、潮流文化、主题街区等好玩的新兴业态不够丰富。请问鄞州区政府,在支持商圈转型升级,破解同质化困境,加快智慧商圈建设,发展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场景方面有什么考虑?”
面对询问,鄞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兴立表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是拉动消费的关键所在。当前,鄞州正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激励、活动引领等,做精消费业态迭代、做优商业生态环境。同时,今年计划推出400场活动,通过传媒宣传、二次元造势、区域外引流、组合式营销,努力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我们将牢牢把握消费新趋势,加快K11、万达等智慧商圈的试点建设,鼓励AI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加快线上消费和元宇宙消费等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打造一批融创业、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空间场景,努力实现城市和青年之间的双向奔赴。”陈兴立说。
助推宁波文旅消费破局“出圈”
市人大代表、市网联会会长周奇在发言中表示,相较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游神等大型巡游活动、现象级场景给城市带来的“泼天流量”,宁波在传统文化创新培育方面显得力度不够。
其实,宁波并不缺类似的传统文化活动,但对外宣传不足,未能系统包装打造,导致外地游客知晓率不高,外部消费流入不足。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丰富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全国文旅市场“大热”“大卷”的当下,宁波还缺少叫得响的文旅IP。
如何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服务?省人大代表、宁波市甬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醒提问市文广旅游局:在结合宁波特色有效促进文旅消费,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破局“出圈”方面有哪些考虑?
接过话筒,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应建勇向在场人员亮出了宁波文旅的成绩单:“2024年,宁波全域旅游人次突破了1.2亿,旅游总收入1566亿元,旅游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
应建勇表示,下一步,将统筹发展和改革,深化“文化文旅文广文明”四大领域改革,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同时,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提供文旅产品和服务,持续扩大宣传,提高宁波文旅的辨识度、能见度、美誉度,推动宁波文旅高质量发展。
当下,为了听一场演唱会、看一场比赛,不惜驱车百公里,甚至打“飞的”去另一座城市,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常态。如何抓住演唱会经济这波消费趋势,让宁波消费“热”起来?
苏醒追问:“请问市公安局,在演艺活动审批管理上有没有更好的举措,做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吸引更多优质活动落地宁波?”
市公安局副局长钱秉湧表示,将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针对同一地点、同一内容的演艺活动,做到一次审批全年有效。同时,持续优化交通疏导,做好活动安全保障工作。
培育壮大新业态,释放消费新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在服务消费、银发经济、绿色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的谋划和布局还需进一步发力。
“目前我市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定位不清晰、产品供需适配度不高,银发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市人大代表、宁波市鄞州区银巢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李靖慧说。
对此,她建议建立健全银发经济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大政策举措统筹力度,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建立银发经济产业目录,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推进经营主体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品牌效应;提高适老化改造政策知晓度,加强对适老化改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政策福利;建立“银发经济青年人才认证体系”等新职业标准,鼓励青年人才在银发经济领域施展抱负、创新创业。
“请问市数字经济局,关于丰富数智化产品供给,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更好满足社会广大数字消费新需求,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有哪些考虑和举措?”市人大代表、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丰维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消费培育发展。
市经信局局长王懿栋表示,接下来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部署要求,把智能消费终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以产品为核心,推动技术升级;以品牌为核心,推动渠道落地;以需求为核心,服务民生大事。
会议现场,陈思怡、詹金涛、李晶等市、区人大代表还就加快商圈焕新提升、推动传统零售业转型、深化文旅融合作交流发言;张启表、于丹、孙建伟等省、市人大代表及市民代表信海茹、媒体记者代表胡浩然聚焦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发展夜间经济和城市“烟火气”等方面提问,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坦诚回应。
一问一答间,凝聚了促进我市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的发展合力。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