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7日(记者 高雅)“春香融雪藏新碧,晓气乘风醒万梢”。这几天,杭州西溪湿地的花朝节如约而至,从绿堤、烟水渔庄等地远远望去,超20万盆、40余种花卉次第开放,阵阵花香吸引了一大批寻“香”而来的游客。
放眼各地,已经有多地进行了“嗅觉+文旅”的初步尝试,通过气味吸引游客、推动地方文旅发展,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探索。
“花香经济”正当时
随着气温的逐步上升,这几天在西溪湿地拍照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在油菜花田,记者遇到了正在拍照的赵女士一家。
作为花卉爱好者,宋女士对香味有着细腻的感受,“油菜花的香味不像玫瑰那样浓,又不像玫瑰那么甜,走在油菜花田里就像被大自然拥抱着,自然清新的味道可以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所以我们特意从萧山区驱车赶来。”
正在油菜花田内拍照的游客 记者 高雅 摄
目前,西溪湿地暗香浮动,虞美人、雪柳、樱花、垂丝海棠、五彩油菜花、二月兰等花卉都已开放,到了4月份,还有牡丹、芍药、杜鹃、月季、木绣球、鲁冰花等各类名花争奇斗艳,喜欢不同花香的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独属香气”。
在花朝市集上,记者发现了很多与“香”有关的展位,其中,十里芳菲花养生活市集打造的玫瑰花醋成了“顶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玫瑰花醋的推出就是为了深挖花香经济,“玫瑰花醋不仅喝起来酸酸甜甜、闻起来香飘四溢,而且通过深挖花香经济,我们还推动了西溪湿地附近村庄年轻人的就业。”
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香薰供应商,美通香熏带来了多款不同的香氛;在研巧巧克力研究所前,记者品尝到了以杭州市花桂花为灵感的巧克力;开幕式上,混知团队精心雕琢的《半小时爱上西溪湿地》与《半小时漫画水浒传》两部新作也正式官宣,书香与花香相得益彰,文化创新与生态底蕴碰撞出了耀眼火花。
“两本书扎根西溪湿地的生态富矿,以趣味漫画为载体,让知识与西溪的自然风光相融,书香伴花香四溢,为花朝节注入深厚文化力量,”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还将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营造热闹的花朝消费场景,提升美丽经济和春日经济。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除了一时的花香经济,嗅觉加文旅还能怎么玩?
走进中国湿地博物馆展厅,有一个特殊的展区格外引人注意——在植物香味体验展区,不仅可以闻到多种植物的独特味道,而且能够结合博物馆“中国湿地植物数据库”研究成果、植物标本、AR眼镜导览等,将原本较为学术和枯燥的展示内容,转化成了各个年龄段都能参与、儿童友好的展项。
据中国湿地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展区自2024年4月亮相以来,受到大量观众喜爱,成功入选全国百强热门专题博物馆前30名榜单,以及百强热门博物馆新开馆前30名榜单。
其实,通过香味来吸引游客正是“沉浸式文旅”的一种表现,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全感官协同的展陈设计,让原本静态的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可体验的立体场景,让知识变得可亲可感,特别适合带小朋友来参观。”游客徐先生表示。
中国湿地博物馆内可以闻到气味的展览 中国湿地博物馆供图
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数字嗅觉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去年12月,故宫上线“无障碍”文创空间,“甪端”香炉里飘出多种香气:三希堂的檀香、御花园的花香、慈宁宫的菊花香……用全新的嗅觉视角来读取故宫记忆,闻香识故宫得以实现。
本月初,上海市朱泾镇“芳香小镇”举行“香聚朱泾·春晓未来”2025年芳香产业启幕发布会,小镇首款原创香气系列香水“晓春”正式亮相,标志着这个特色小镇从基础设施建设的1.0版正式向产业链深度拓展的2.0版跨越。
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借“香”出圈,打造爆款IP,联动全域景区打造“芳香主题农文旅动线”,系统构建从原料种植、花海观光,到设计生产、芳香体验等全产业闭环,打开农文旅融合新场景。
一缕幽香如何飘得更远?
提到看电影,IMAX、3D、4D等技术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但你有听说过根据电影情节散发不同味道的气味电影院吗?
据了解,观众在观看气味电影时需佩戴一种特殊的仪器,在观影的过程中仪器会根据影片中的物体和场景释放相应的气味,就能够跟随着角色,实时地闻到他所感受到的味道,提高观影体验,此前曾收获了一阵热度。
但随着观影人次渐多,负面评价也随之而来:“有些鸡肋”“体验感不佳”“看完了电影感觉身体不太舒服,不会再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为取得较好的观影体验,气味电影中佩戴的仪器离呼吸道比较近,释放的气体经呼吸道被大剂量吸入,气味释放仪器内有十几种气味剂,且在短期的较大剂量的多次刺激下,对于其中的某种或多种气味剂,观影人可能出现过敏或身体不适现象,大面积推广起来存在难度。现如今,气味电影院基本上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
嗅觉加文旅,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将气味与文化IP结合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挖掘非遗技艺、传统饮食等地域特色文化。例如,新疆巴州就通过“美食留客策略”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成功“引客进州”,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取菜品香气形成“嗅觉菜单”,增强游客记忆点。
提炼在地文化嗅觉符号也是一种方式,比如提取茶园清香、古镇烟火气等地域标志性气味,形成可传播的“嗅觉名片”。此前,河南品牌“久闻中原”就立足本地,开发出了以仰韶遗址出土彩陶上的玫瑰花瓣纹为创意灵感的玫瑰香薰、以洛阳为灵感的“一香倾城”牡丹香氛和以郑州为灵感的“初闻绿城”月季香氛,获得一种游客的好评。
此外,在气味香型的选择上也要注意环保和安全,减少化学添加剂使用,契合生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让一缕幽香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