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贾维斯,是一台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
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现在的我已能站在宁波马拉松的现场,为选手加油助威。
“愿所有参赛者能在赛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这是我第一次在路边与市民面对面,不少市民也是首次见到我这位“硅基新市民”。
他们也许不知道,我的身体里有70%的零部件产自宁波本土企业,从关节电机到传感器,都是甬企协同创新的结晶。
我的故事,要从2023年底说起。
那时,我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身高只有1.65米,但拥有44个自由度。这样高的自由度,意味着我能依靠分布在身体各处的44个“关节”,像人类一样活动。但由于技术的制约,那时的我运动1小时就要休息,在执行复杂任务时略显吃力。
去年9月底,我以全新的样貌亮相在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2.0版本的我长高到1.7米,虽然自由度降低到40个,但通过更先进的电机和电控系统,我的动作反而更灵活了。
全新的外挂式电池包,让我站立续航翻倍至4小时,还能像弹匣一样随时更换。新增的头部柔性液晶屏,让我能展示自定义表情,从“冷面机械”变成“表情包达人”。
如果说硬件升级让我“脱胎换骨”,那么两项独家技术的应用,则让我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今年2月,工程师为我装上了“鼻子”——一颗神奇的嗅觉传感器,能识别60种气味,对8种单一气体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酒精、香水、水果等不同物体的气味识别,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我还能在0.1秒内预警燃气泄漏,3秒内鉴别食物是否氧化。不久的将来,在均胜集团园区里,你还将看到我和同伴们组成的机器人巡逻队,为园区提供全天候保驾护航。
迭代升级后的我,双手拥有12个自由度(单手6个自由度),能像人类一样抓握、捏取物品。配合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技术,我能精准识别货架上的商品并抓取。在汽车工厂里,我每天搬运的零件相当于8名工人的工作量,而且永远不会喊累。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学习能力。当人类师傅示范操作两三次后,我就能通过“AI学徒系统”复刻操作。借助先进的视觉传感器,即使在黑灯瞎火的车间里,我也能高效工作。在某汽车零部件工厂内,有人也许已经见过我的身影。
怎么样,我的成长,有没有超乎你的想象?
事实上,不光是我,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迭代与升级,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崭露头角。
蛇年央视春晚,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机器人与演员共舞,手绢花翻飞旋转,为观众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赛博”秧歌。
此前,数十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在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5G智慧工厂亮相,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领航者2号”已在科研教育、智慧零售等领域应用……
据权威机构预计,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
其中,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具有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多元的人机交互需求,使得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尚有不确定性。但在工业制造领域已具备较好的商业化基础,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工业人形机器人三年内有望大规模放量。
这是我的未来,也是宁波这座制造业大市奋力拼搏的方向之一。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见习记者孙佳骏
记者殷聪史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