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打开蛋壳孵小鸡 没有外衣保护,生命能否“破局”

日期:2025-03-30来源:温州城建论坛作者:温州天气预报15天准确率

  分享人:张若瑜

  小学毕业于龙湾区实验小学,现就读于龙湾区永强中学

  一本好书就如同打开新世界的窗户,带我领略各种有趣的世界。回想起五年级时,我做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开壳孵化小鸡,每天观察记录,将其整理成小论文。没想到这篇小论文获了不少奖,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科学方面荣誉:

  2018年龙湾区小学生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二等奖;

  2019年第33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项目二等奖;

  2018年温州市小学生科学部落格评比一等奖;

  2019年参加龙湾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获二等奖;

  2018年,龙湾区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评比小学组一等奖。

  指导老师:李璇

  龙湾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龙湾区教坛新秀,龙湾区优秀教师,温州市优秀科技辅导员,浙江省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材料准备:

  (一)选择孵化机器:蛋盘结构带翻蛋功能的孵蛋器,每2小时自动翻蛋一次。

  (二)选择种蛋:网购黄羽土鸡蛋。

  (三)其他实验器材:70克的大鸡蛋、种蛋消毒液、房间消毒液、75%的乙醇、切蛋器、棉花棒、小号针筒、保鲜膜、抗生素、蛋托、小勺子、照蛋器等。

孵化准备材料

  实验步骤:

  受精鸡蛋是如何孵化成小鸡的?

  实验计划:分2种方式孵化小鸡

  1.传统孵化:选22个色浅壳薄的鸡蛋做原壳孵化实验,通过照蛋器照蛋观察,从外壳观察鸡蛋孵化后每天的变化,每个鸡蛋用序号1~22标注。

  2.换壳孵化:选一批大个鸡蛋(约70g重),把气室端切开,倒出里面蛋液,再把孵化55小时的受精种蛋(约40g重)用保鲜膜转移到大鸡蛋内后,切口用保鲜膜覆盖。用英文字母A~J标注。观察方式通过透明的保鲜膜层观察鸡蛋壳内鸡胚发育过程。

  实验缘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孵化器做了一次孵小鸡的实验,了解到了鸡蛋变成小鸡的发育过程,但小鸡在里面是怎么一个发育过程呢?我想:把蛋壳打开,能不能看小鸡的孵化过程呢,于是就有了探寻生命的奇迹,挑战破壳孵化的实验。

  观察记录(2种孵化方式同时进行):

  第一天

  用照蛋器从下往上照,发现胚盘黑影部分面积变大,整个鸡蛋像灯泡一样透亮,犹如小夜灯,鸡蛋里蛋黄上浮到顶端,如果是色浅壳薄的蛋,仔细看可以看到胚盘的黑影在浮动。虽表面变化不大,但里面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打开一个蛋,发现蛋黄上的胚盘经过24小时孵化已在不断分裂变大。胚盘直径由原来的1cm左右变为2cm。这个蛋被我们打开了,我们决定把它先移植到一次性杯里,放到孵化器里继续孵化,看它能不能继续活下来。

  第二天

  传统孵化:1号蛋没有出现红血丝,可能是未受精蛋。而3号和4号蛋的蛋黄上都出现一圈红色血丝。

  换壳孵化:放一次性杯里的鸡蛋没有死亡,孵化48小时后,胚盘边缘长出了一圈环状血管,可以看到血管和鸡胚身体已连通。环形血管中间红色小点就是小鸡心脏已形成。

  孵化55小时后,受精鸡蛋进行换壳。由于实验时间是8月份,气温高,很多蛋在运输途中就开始孵化了,所以有些蛋的发育状态已超过55小时,蛋黄因水分的进入变得膨胀,一不小心薄薄的蛋黄膜就会弄破。经过3个小时的移植,成功的只有8个,有10个蛋黄膜破裂。余下的蛋作为原壳孵化观察对象进行对比实验。

孵蛋器

蛋黄出现红色血丝

小鸡心脏形成

  第三天

  传统孵化:3号蛋有些不正常,血管没增多,也看不到胚胎。4号和5号蛋的血管有增多,但是也没看到胚胎。我们猜或许是高温天气运输车内的温度达到40℃以上,对它的发育产生影响?7号蛋发育是正常的,中间的胚胎和四周的血管重叠在一起,很像一只蚊子,毛细血管已覆盖蛋黄1/3面积。

  换壳孵化:蛋黄散了的换壳蛋全部死亡,包括那个一次性杯子里的蛋转移到大鸡蛋壳内的也死了,只剩下7个换壳蛋心脏还在跳动着,可以看到发育3天的小鸡的侧面轮廓像个透明的逗号,身长6~8mm,心脏浮在蛋黄上面跳动,两边的卵黄囊血管(即蛋黄上长的血管)颜色鲜红,左右呈对称状分布,眼睛的黑色素还没形成,但已形成1毫米左右眼眶:鸡胚尾部长了一个小水泡——尿囊已长出。这7个蛋换壳初步成功。

  第四天

  传统孵化:鸡胚发育良好,蛋壳外出现一个约1.5mm的黑点,说明眼睛黑色素开始形成,此外气室开始变大。

  换壳孵化:羊水变多将蛋黄压出一个浅坑,眼睛黑色素也形成。水分进入蛋黄,蛋黄面积变大,已碰到蛋壳四周。尿囊也在变大,肉眼可见上面长出了毛细血管。

  下午的时候,发现发育得最快的那只鸡胚心脏停止跳动死了。这只发育已经四天的鸡胚胚体长度为15mm左右,已经有了两只眼珠,半透明的脑泡(中间凸出的是中脑)上可以看到里面细细的血管,身体出现了腿和翅的肢芽。

  第五天

  传统孵化:从外壳上看,血管增多不少,眼睛变大,蛋黄开始慢慢地向鸡蛋小头端扩散。

  换壳孵化:眼睛变大,小鸡的尿囊比昨天增大,尿囊上的毛细血管也变粗,因为羊水的增多,所以小鸡的身体可以在羊水里面沉浮,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在跳,别的器官也可以看到,约芝麻点大小。

  第七天~第十一天

  换壳的C号蛋死了;

  换壳的D号蛋死了;

  F号蛋死了,其余换壳蛋小鸡的眼睛上长出薄薄的一层半透明膜——眼睑;

  换壳蛋只剩下B号蛋和E号蛋,它们身体开始长出少量细毛;

第十天

  第十三天

  换壳鸡蛋的鸡宝宝全身羽毛长长了很多,B号蛋的脐带动脉特别粗,胎动没有以前频繁了,偶尔动一下翅和腿;

  第十四天

  换壳B号蛋死了,我们把小鸡胚胎整个从蛋壳里分离出来,发现这只小鸡发育偏小,体重4.9g,体长5.5cm左右;

第十四天

  第十五天

  换壳孵化的最后一个换壳蛋E号蛋也死了,这次我们决定在蛋壳的底部打个洞,看到底部还有一个小缺口(尿囊膜没有包住卵白),但缺口比昨天死亡的B号蛋的缺口小点。这只小鸡发育得明显比昨天死的B号蛋要好,身体长到6.5cm了,重量达到10.8g,全身羽毛长度有5mm左右。

  第十六天

  原壳孵化22个蛋,死掉7个,剩15个。

  第十九天

  传统孵化的19号蛋已被里面的小鸡啄出了个小洞,中午又发现2只小鸡也啄壳了,下午3点,19号蛋里的小鸡把洞啄得稍大点了,但没有力气破壳出来,在里面“咯咯”地轻声叫着。到了晚上6点多,19号鸡宝宝终于出来了。其余两只还在壳里养精蓄锐,只是洞被啄得稍大了点。19号小鸡出来还站不稳,一直趴在地上,羽毛也没有干,经过检查,19号小鸡出生很健康,没有残疾,体重30g。

  第二十天

  7只小鸡孵化成功了,还有一只小鸡未孵化成功;第二十一天

  2、6、9、11、22用照蛋器照,小鸡的头既没有伸进气室啄壳,也没有胎动,猜测已经死了,切开22号蛋,发现小鸡大概发育到17至18天胚龄,蛋白都吸收完了,只剩下四分之一的蛋黄还没有被吸收。查阅资料,很多小鸡因为空气不流通,蛋壳内二氧化碳含量高死掉。

  第二十二天

  实验小结:

  传统孵化方式:22个蛋成功孵化9只,孵化率为:40.9%,孵化率不高。分析主要原因:不能把关种蛋来源,经过长途高温运输,种蛋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孵化率低。

  换壳孵化方式:换壳孵化后第一天,成功7只,孵化到第15天,全部死亡,虽没能孵化出小鸡,但收获不少。

  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如下:

  (1)一开始实验采用保鲜膜覆盖切口,没有用双面胶固定密封,留出的空隙使得细菌增生;

  (2)采用的抗生素效果有待商榷,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生素的剂量也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才能知晓,这种方式孵小鸡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

  实验发现:

  (1)鸡蛋里面孵成小鸡后,重量差不多减少了原来的10%。我们把一个新鲜的蛋和一个快要孵化成小鸡的蛋放入同一个水杯里,新鲜的蛋沉到杯底,快孵化成小鸡的蛋能浮在水里。

  (2)孵化后,鸡蛋的蛋黄从第一天开始慢慢膨胀,第4天就差不多涨满蛋壳,第7天达到最大,之后体积又逐渐缩小,直至被小鸡完全吸入腹内。图片如下:

  (3)鸡蛋孵化前期气室空间不大。越到孵化后期,气室的空间越大。

  (4)小鸡和人类一样,每天的发育进度各不相同。

  通过这两组实验,从表面和内部了解了小鸡孵化的过程。实验过程难度重重,无法做到无菌环境,小鸡孵化未能画上完美的句号。但只要在适宜的温度、水分、无菌环境下,小鸡没有鸡蛋壳一样可以孵化成功。

  原标题:打开蛋壳孵小鸡没有外衣保护,生命能否“破局”

  作者:林摄尔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