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潮评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抓常、抓细、抓长

日期:2025-04-01来源:杭州烟花秀作者:杭州天气预报7天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今年3月中旬至7月,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3日至24日,省委常委会用两个半天时间,采取个人自学和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提出“这是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自觉行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坚实保障”。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这样的重要“一帧”: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十多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虎”“蝇”“狐”少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少了,百姓的笑脸多了,党员队伍风清了、气正了、心齐了。

已经卓有成效,为何还要驰而不息?“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期间深刻指出。清醒的认识,深远的考量,八项规定剑指的正是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持续的行动表明,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来的,要怎么样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我看,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早在八项规定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有思考。

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结合当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使命,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要求的各项工作,将作风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时刻摆在重要位置。让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各项要求成为领导干部的常情常态。

抓细,就是要深入抓、见实招。既要对“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老问题保持高压,也要对潜入地下、由明变暗、改头换面、手段翻新的隐形变异违纪问题加强防治。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对照要求全面查摆问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按照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要要求,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07年3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专栏中发表题为《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的文章就充分强调了作风建设中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的作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一把手要负总责,坚决杜绝“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档”,杜绝“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确保这一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真正做到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