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12时38分,东航MU8623航班从宁波腾空而起,奔赴匈牙利布达佩斯。机上58名宁波“外贸人”,开启了一场稳订单、拓市场的中东欧之旅。
“生意是面对面谈出来的。公司面向中东欧国家出口额占比仅为10%,希望通过参加政府组团‘出海’,了解市场需求,多挖掘新客户,提高新兴市场出口量。”浙江比依电器销售经理金晓虎带着公司新品手册踏上了旅程。
此次宁波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了40余家企业前往中东欧,主要是参加4月由两国商务部门主办的“中国—匈牙利贸易投资对接会”,同时,这些“外贸人”还将拜访多个中东欧国家的企业和机构,为5月在宁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预热。
记者了解到,这次对接会参与的企业类别广泛,包括工业制造业企业、内外贸易企业以及物流服务企业和旅游企业。
宁波欧亚利进出口总经理柴绪鹤从事匈牙利贵腐酒进口十多年,该系列产品在中国年销量超50万瓶。这次他计划引进多款匈牙利的新酒,借助5月的博览会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力争促成多个“双向合作”项目,则是宁波华欧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瑜这次出行的“小目标”:“参会间隙,我将前往斯洛伐克招商,吸引更多当地企业参加博览会,同时,还将带领宁波科技企业赴罗马尼亚考察投资环境。”
王灵军正忙着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物流服务,他是浙江海港集团旗下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出口部经理。去年年底,公司开通了宁波舟山港到德国威廉港的“中欧快航”直达航线,并租用了临港仓库。
借助“航线+仓库”模式,中国企业的货物运抵德国再转运到中东欧主要国家,全程仅需30天,对比中欧班列,时间少10天,每个柜也能便宜不少。王灵军表示,希望借此机会推动更多中国和欧洲企业了解并选择“中欧快航”。
余姚阳明温泉山庄董事长陆文杰则透露,他主要是为了企业转型升级做准备,“布达佩斯等城市也有温泉,我想去看看当地有没有合适的项目可以投资;也希望能跟欧洲的同行多多交流,商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双向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中东欧市场发展迅猛,匈牙利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商品进军欧洲的 “桥头堡”。而宁波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8年揭牌以来,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7.2%。2024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561.3亿元。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的第13个年头。今年前两个月,宁波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在历史同期首次破百亿,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15.3%,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5月22日至5月25日在宁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