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政已阅丨从国家到地方,陆续设立的这个小组肩负重任

日期:2025-04-01来源:杭州湾大桥作者:杭州四季青

一个新的制度安排,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日前,湖南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省委书记与省长同时担任小组组长。

此前,广西、甘肃、江西、黑龙江、浙江等多个省份,都已经成立了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的级别均在地方主官一级:江西由省委书记担任,甘肃则由省长担任,黑龙江的配置,和湖南一样,省委书记和省长组成双组长模式。

实际上,早在前年,“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就已正式挂牌运作,并在近期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新闻报道中多次露面。

这些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主要关注什么?

先看国家层面。

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由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领导小组合并而来,旨在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制度化、具体化,也就是要从更高层面、从战略、从全局上来谋划这些区域重大战略,系统统筹各个战略之间的重大政策。

具体来看,这个领导小组就是研究重大战略的有关重大部署、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以及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要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

同时,在领导小组之下,可以根据重大事项、重大工作,成立专责小组或者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具体推进某一项工作,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专职协调推动这件事。

再看地方。

作为中部省份,江西地理位置独特,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毗邻,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因此,江西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强调“大区域、大融合”,重点任务在“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等。

同属西部省份,广西、甘肃两地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有一个共同的聚焦点,即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

前者是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强调与沿线地区共同建设好、运营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后者虽然地理环境并不理想,经济基础较弱,产业也较为单一,但融合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多重战略,因此亟需挖掘发展潜力,“增长极、增长带”。

黑龙江的区域协调发展,则与东北振兴密不可分,需“加快国家级经开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召开的小组会议名称与其他省份不同,全称为“省对口工作和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会议”。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地理位置以及共同富裕探路省份的“身份”,使其不仅仅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还得着力于省内各区域间的深度融合与资源互补。

因此,对浙江来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有很多维度,比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更多硬核成果”“唱好杭甬‘双城记’”“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等。

总的来看,这些省份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有四条主线:立足本地更加积极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注重做优做强省会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积极承接省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产业。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展现出从总体布局到深化创新,再到优化提升的清晰发展脉络——

党的十八大强调,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实践中,党中央在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

成效也是显著的。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11年来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为63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1%;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广东GDP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为3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24.7%。

但也应看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比如东、中、西、东北地区之间的GDP总量以及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2023年,我国西部地区GDP总量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左右。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成立区域协调发展小组,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分量更重了。

今年1月,新华社报道称,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9场有关区域发展的座谈会,主持召开7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区域发展重要文件,并在多次考察调研中对区域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出部署:“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有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堪比国内循环的发动机和国际循环的推进器,有效打破行政区域壁垒,融通资源、推动创新、增进共赢,产生巨大协同效应,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也利好世界经济复苏。

我们相信,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区域协同共进,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