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男人没有自己的“美容”设备?哪位成熟的男士离得开我们剃须刀家族?
大家好,我叫“HITICK”,是剃须刀家族的一员,今年2月6日,我第一次与大家正式见面。
我的一切都是由一家宁波企业——月立集团帮我塑造,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产宝宝”,当然也更懂中国男士的需求。
在我诞生之前,研发团队就对我有了不小的期许——成为首款国产高端剃须刀。天遂人愿,我的问世也填补了国内高端剃须刀领域的空白,并且以500元的价格,对标国外千元产品的品质。为了这个目标,大家可没少做出努力。
故事要从2019年开始说起,月立集团决定开辟一条全新赛道,从专注外贸到向国内市场挺进。于是,我的亲兄弟“小适”开始被孕育,并在当年降生。小适的定位是一款百元产品,在市场上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这是月立集团进军国内市场迈出的一大步。
价格实在是太卷啦!小适的价格一度从129元降到89元,这让我的创造者决定转变思路——不“卷价格”,“卷品质”。
为了有进一步的突破,大家开始谋划进军高端市场,要知道,剃须刀这一赛道,在国内已经停滞了将近40年,飞利浦、博朗这些“洋叔叔”占据了国内剃须刀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更是全盘接管了高端市场。
2023年,月立集团与华为智选进行合作,为我的降生开始谋划。
研发团队的叔叔说,一款高端的产品由高端的用户体验决定。为了把用户体验“拉满”,他们走访了多个城市,做了充分调研,在小适的基础上对我不断升级。
作为一台优秀的剃须刀,我的含金量可不低,在国内首次配备了“无刷马达”当作我的核心,与以往“有刷马达”相比,我的转速突破了每分钟4000转,并且输出稳定性控制在千分之一。
这是什么概念?通俗地来讲,用我去触碰水面上的乒乓球,球体上下起伏的程度几乎肉眼不可见。
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核心,我的“肌肉”也要变得更加发达。
我知道,我们旋转式剃须刀的剃净度与往复式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国外的V型刀网技术已经填补了这一缺陷,然而技术壁垒高筑。该怎么突破呢?
研发团队多次实验发现,月牙形拢须刀网结构的剃净度并不弱于V型刀网,但在实际应用上有一定困难。他们说,传统的机械加工看似能正常打孔,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这种工艺制作的孔洞有许多毛刺。
团队再次改变思路,使用ECM电化学加工工艺,不仅解决了机械加工无法完成月牙形刀网的难题,同时在加工精度上也更上一层楼,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研制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刀网工艺。
一山放过一山拦,马达提速、工艺更新,但普通刀网钢材在高转速下寿命衰减厉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发团队先后从荷兰、德国、日本采购了5吨、10余种型号的不锈钢,通过上百次测试,不仅解决了寿命问题,锋利度也实现了飞跃,刀头性能迎来重大突破。
有趣的灵魂固然要紧,好看的皮囊也不可或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剃须刀家族的绝大多数一直穿的是丑丑的塑料外壳,这一次,我想穿上“新衣”。为了达到高端手机般的持握感,我的外壳被换成了极具质感的铝合金。不只是材料,在设计上也极具心思,设计团队为我打造了10余款、600多件外壳,一一“试穿”,设计团队的杨建叔叔在广州待了一个星期,为这件事操碎了心。
这套“组合拳”打完后,我终于面市了。在面市后的一个月里,已经有超过万名用户把我带回了家。
我的出现,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剃须刀市场的空白,更是宁波智造“秀肌肉”的表现。
随着制造业企业不断求索创新,许多国外技术坚冰也正在融化。我将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参与到剃须刀行业的创新发展当中。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王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