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这是继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后,杭州市场经营主体培育的第三次突破。
个体工商户是经济体系的“毛细血管”,也是市场经济的“神经末梢”,其蓬勃生长的态势,成为杭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注脚。
得益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及系统性帮扶政策的持续发力,杭州个体工商户在近年实现快速扩张。2015年至今,杭州个体工商户总量从38.61万户增长至100万户,在10年间实现了将近3倍的增长。
快速增长的背后,杭州个体工商户的特征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以前,个体工商户以服务业居多,像街边的餐饮店、美甲店等。现在,个体工商户正在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科创工作室、非遗工作室等店铺,行业范围越来越广、实力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每四个杭州个体工商户中,就有一个从事“三新”经济,也就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
放眼全国,个体工商户总量超过100万户的城市并不少,单从这一维度看,杭州不算“掐尖”,但杭州市企业总量已于2024年突破100万户,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企业占比多于个体工商户占比的城市,也就是说:在杭州,大企业比小店更多。这对杭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一结构既体现了经济生态的多样性,也符合杭州现阶段的发展特征。个体工商户常被视为创业就业的“蓄水池”,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杭州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许多个体工商户在逐步积累资源和经验后,逐渐转型为企业,甚至在长远发展中成长为颇具规模的大企业。
当前,杭州正依托“杭企惠”等数字化平台,集成智慧选址、电子证照申领等全周期服务,让更多创业者实现“零材料、零跑腿”开业。正是这种"既培沃土又育良种"的生态,让杭州实现了市场主体量与质的双重突破。
如今的杭州,在经济健康且有韧性的发展下,既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有遍布大街小巷的个体经营者;既有科技创新的探索者,也有服务百姓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