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解读之一 浙江系统性全链条降物流成本

日期:2025-04-03来源:杭州地铁作者:杭州地铁6号线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202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对浙江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了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建强现代物流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视。总体上看,《行动方案》紧扣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要求,谋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和抓手举措针对性和可操性强。具体来看,《行动方案》体现四方面降本考量。

把握省情实际,体现“精准有效”降本。我省是资源小省、制造业大省和外贸大省,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全省经济发展对物流依赖性强。同时,浙江土地资源紧张,仓储用地价格较高,物流与制造业布局融合不深,加之公路运输占大头、铁水运输占比不高,以及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充分等原因,综合推高了物流成本。

对此,《行动方案》立足浙江实际,聚焦影响物流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堵点,谋划提出优化仓储布局、深化发展多式联运、打造口岸通关便利化环境以及建强物流市场主体等针对性举措,进一步释放物流降本空间,着力打造全国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省份之一,为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提供强力支撑。

立足全局视角,体现“系统全链”降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降低单一环节成本,也不是降低物流服务价格、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和影响物流从业人员收入,而是要统筹“降成本”和“提质效”,通过调结构促改革,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各环节协同衔接,全面提升物流体系运行效率,用尽可能少的物流费用支出,支撑尽可能多的经济产出。

对此,《行动方案》以全局性、系统性思维,推动跨部门、跨领域、全链条系统降本。跨部门方面,着力推动形成全省发改、自然资源、交通、海洋经济等部门联动发力,以及企业和社会协同共推的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良好环境。跨领域方面,强化物流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完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推动降低大宗商品物流、制造业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等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物流成本。全链条方面,强调“公、铁、水、空、邮”等多种运输方式联动,突出干支一体衔接、城乡循环畅通,着眼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瓶颈问题,促进全链条降本。

回应社会关切,体现“可感可及”降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仅仅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是事关广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群众百姓的直观感受。对此,《行动方案》以解决企业和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出发点,确保各项工作举措都能让企业和百姓“可感可及”。

比如针对当前物流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货运车辆城市限行、项目拿地门槛较高等问题,提出实施公路货运治理改革、推进城市物流车辆便利化通行以及开展物流仓储项目“标准地”改革等政策举措,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

又比如针对影响老百姓切身感受的快递物流服务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完善山区、海岛末端设施,确保偏远地区居民享受平价商品和便捷物流服务保障;同时提出完善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建设,保障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全程“不断链”,让普通百姓感受到生鲜更鲜、快递更快,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谋实关键抓手,体现“落地有效”降本。《行动方案》提出6大降本行动共22条具体任务,每条任务都落到具体的改革创新点或工程项目载体上,同时明确定性或定量目标,确保各项降本工作能落到实处。

比如在改革创新点方面,重点聚焦铁路货运、公路货运、物流信息数据和物流用地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出系列改革措施和创新举措,加快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型,开展物流“标准地”改革,推进物流信息开放互联共享,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注入强劲动力。

又比如在项目载体方面,明确提出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核心载体建设,同时提出创建物流枢纽经济区和国际物流枢纽中心、打造义甬舟物流降本减碳大通道等一批创新性载体和举措,形成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工程。

(作者 殷志军 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博士、正高级经济师)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