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4月4日,清明假期第一天,浙江交通集团各铁路建设项目假期“不打烊”,掀起“春日战犹酣”的建设热潮。
春光明媚,在兰江、新安江江畔,道砟自卸车、混凝土运输车、架桥机等机械正于金建铁路建设现场开足马力施工作业,近2000名铁路建设者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各司其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
“现在,仅铺轨现场就有60多名施工人员,后续会增加至100人以上。目前该工点主要施工内容为单侧的道砟摊铺、工具轨铺设,预计7月1日之前可完成金华至兰溪段铺设,可为铺轨基地存轨创造进轨通道条件。”浙江交通集团金建铁路建设指挥部张钊检查完工具轨扣件安装紧固情况后抬起头说。
金建铁路正线全长约65公里,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合福、杭黄、沪昆、金温四条铁路线路,对构筑浙江省铁路网骨架、完善长三角路网布局、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清明假期期间,5000余名衢丽铁路建设者们同样忙碌着。
在衢丽铁路二期衢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在进行跨衢江连续梁桩基施工作业。
“衢江特大桥全长10.59公里,跨越了沪昆铁路、杭长高铁等既有线和衢江航道,涉及单位多、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它不仅是衢丽铁路全线最长的桥梁,也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控制性项目,任务非常艰巨。自开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争分夺秒地推进工期,即便是清明假期也未停歇。”浙江交通集团衢丽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助理王金宝介绍说。
截至3月底,衢丽铁路一期开累完成投资58.48亿元,占总投资概算90.86亿元的64.36%;衢丽铁路二期开累完成投资56.44亿元,占总投资概算176.33亿元的32.01%。项目建成后,衢州、丽水两地通行时间将由1.5个小时缩短至50分钟,交通圈将大幅拓展,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此外,头门港支线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在东海潮涌的施工海域,数十台大型机械设备轰鸣运转,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全力推进陆海通道的有序建设。
面对复杂海域地质条件与工期节点的双重挑战,浙江交通集团金台铁路建设指挥部创新构建“三段式”协同施工体系,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效率双提升。
针对海上施工环境困难、有效作业时间有限等难题,建设团队采用千米级钢栈桥重塑海上物流网络,同步预制28组钻孔平台,并实现作业面的超前储备。
项目还通过物联网中枢系统打通施工全链条,实现桩基作业与承台浇筑的“热交接”机制无缝转序。BIM模型驱动的墩身构件预拼装技术让现场施工呈现出“桩基收尾即见承台立模,混凝土初凝已现墩身轮廓”的高效模式。
同时,为确保清明假期期间施工安全,金台铁路建设指挥部“拓海护航队”提前部署防风防汛相关措施,并派驻值班人员至现场,重点对海上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等高风险工序实施“双人双岗”盯控,配合49路AI智能摄像头的全工点扫描,构建立体监控网络,确保将安全隐患控制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