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今年以来,我省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抢占新材料产业高地。
近日,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新中心”,成功突破了碳化硅涂层原子级材料制备技术,实现量产。作为半导体核心部件,新材料的寿命和性能显著提升,打破了国外垄断,价格降到同类进口产品的一半。
甬江实验室热场材料创新中心研究员 薛运周:目前实现了年产量1万片以上的产能,国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
这个新产品,由实验室联合当地企业共同完成攻关。为了加速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甬江实验室设立了科创服务平台,向当地新材料企业开放。一家在热场材料领域有所积累的企业,主动联系实验室,共同成立创新中心。实验室拿出设备、人才,企业拿出产线、产品,以“创新联合体”的形式迅速开展实验。
甬江实验室副主任 张永庆:探索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模式,吸引集聚优秀的创新主体,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创新的协同效应。
“科研平台+创新企业”,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宁波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都与当地企业达成了合作,陆续在石墨烯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攻克了5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纵观全省,今年浙江将加速推进建设“创新联合体”,力争新培育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5个,突破60项以上新材料技术和产品。
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业务副主任 陈琴:企业所研发的新材料产品能够快速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减轻了两端的应用成本,对于我们整个产业链来说,它的自主可控和安全性的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推进建设“创新联合体”,衢州更进一步,率先成立了新材料产业联盟,不仅聚集了当地30多家新材料企业和多个科研院所,还纳入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大联合体”的形式,实现对产业链各环节创新的全覆盖。不久前,拓烯科技刚刚成功研发光学级聚碳酸酯,可广泛用于手机镜头。从科研论证到实验室样品再到规模化生产,全过程在产业联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
拓烯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凯隆:不单纯是生产的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涉及到一些行政法规,其实在联盟当中的一些企业它都能够非常好的去共享这些资源。
目前衢州新材料产业联盟已有48家理事单位,今年前两月,衢州新材料实现产值154.6亿元,增速16.5%。
今年,我省将以创新联合体建设为载体,加速推进温州湾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台州湾新材料产业等重大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突破7900亿元。
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所石化与轻纺研究室主任 吴钰龙:从修炼内功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快人一步推动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生产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