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从“指尖采茶”到“机器换人”: 新昌百亿茶产业背后的科技力量

日期:2025-04-07来源:杭州婚庆公司作者:杭州明天天气

杭州日报讯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旺季,记者走进绍兴新昌县大佛龙井茶产区的茶园,只见工人手持一把小巧的“小茗”采茶机在茶树冠面轻盈行走,所过之处,刀头精准切割叶柄,芽枝瞬间分离,负压吸管迅速将芽叶吸入腰间集叶袋,很快,一排茶树便采收完毕。“这台采茶机重量不足两公斤,操作轻便,我一个人操作,一天能采两亩,轻松又高效!”工人笑着说。

“我们研发的‘小茗’采茶机适用于茶树冠面修剪平整的茶园,按一芽两叶标准精准截取,既能让采收鲜叶质量达到手采标准,又能让采收效率提高数倍。”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林介绍,“小茗”采茶机由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发,运用梳叶分区切割和原位立姿输送的茶叶采收技术,给机器装上“梳子”和“刀鞘”,采摘时芽叶通过梳理后进入切割通道,幼芽在鞘壳的保护下不易被损伤,大幅提升采收鲜叶的匀整度,不仅保证了茶叶产量,而且缩短了机采后的间隔期,使茶树在采摘后迅速恢复生长。目前,“小茗”采茶机已发展到第五代,经实际测试,采摘的芽叶匀整度高于90%。

除了小巧的采茶机,茶叶加工环节的自动化流水线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在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内,两排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流水线正自动运转着,每台炒茶机被设置了统一的运行模式,上面的屏幕显示着料重、炒制温度、压档、圈数和时间。

“以前手工炒茶,一个人半天才出1.5公斤干茶,自从采用智能化炒茶加工流水线后,100台炒茶机只要4个人操作,日产量可达1000公斤,茶叶品质也有保证。”该公司负责人石志辉说,自动化流水线可将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序串联起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每一批次茶叶质量的稳定性。

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达15.3万亩,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近年来,该县不断推动茶叶机械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其扁茶炒制机产量占全国七成。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