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解码安吉余村“新三变”

日期:2025-04-09来源:杭州西站高铁时刻表查询作者:杭州市市长

开办英语角,举行音乐会,打造“大余村”

杭州日报讯“Hi,Welcome to Yucun!”日前,记者跟随浙江工商大学“美村焕金”调研团队来到安吉余村的英语角,正在参加英语学习的村民们用英语热情地和大家打招呼。他们的英语虽然并不流利,但脸上却绽放着自信的笑容。

为了总结归纳浙江景区村庄的建设经验并探究其进一步的发展路径,该调研团队对全省11个地级市发展成效较好的1394个3A级景区村庄进行了实地调研。最近,这项历时两年的调研工作圆满完成。其中对安吉余村的评价是:实现从“矿山废墟”到“全球最佳旅游乡村”的蜕变,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是浙江“万村景区化”战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

村民学英语,变得“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来到余村的国际游客越来越多,“国际化”逐渐成为余村的新标签。“村民是乡村运营的主体,如果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大胆地和外国朋友沟通,就能更好地对外展示余村。”带着这样的初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派驻余村农村工作指导员陈媛发起了余村英语角活动。

今年六十多岁的张文学是英语角学员的队长,大家都叫她“Rose姐姐”。自从有了英语角,她每次都会早早地来上课。“前阵子,一位外国游客来到我的民宿,我用简单的英语给他介绍村里的景点和特色美食,他连声说‘Good、Good’!”

“老村民”越发开放包容,“新村民”也不断融入其中。英语角的老师中,不少就是余村的“新村民”。

英语角第二期讲课老师张贇是个“80后”,来自上海,2022年来到余村创业。“在和大家探讨如何教村民学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技能传授,‘新老村民’在英语角活动中还增进了了解,彼此认同,成了好朋友。”张贇说。

值得一提的是,每天还有近7万“云村民”通过线上参与“我在余村有点田”等活动。从“云村民”线上参与、“数字游民”短期驻留、“共创伙伴”项目合作到“合伙人”落地发展,年轻人与余村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举行音乐会,村庄变更“潮”

英语课结束后,张文学热情地拉着记者去参观村庄。漫步在余村,仿佛置身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和美画卷。

抬眼望去,一侧是青山绿水相依,田野里油菜花肆意绽放,金黄灿烂;一侧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咖啡店等,建筑风格简约时尚,与乡村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5G网络覆盖全村,无论身处何地,手机网络信号都是满格;5分钟内就能看到充电桩和共享单车。

变时尚的不只是基础设施。走访中,记者发现每家民宿都独具匠心。有的民宿将梵高的《星空》元素融入泳池,有的民宿把当地的竹编、木雕等手工艺品巧妙运用到房间装饰中,处处彰显着中西文化融合之美。

在余村机器人基地,不少学生前来研学,不但可以欣赏机器人的精彩表演,还可以参与简单的编程操作,感受科技的魅力。

去年,“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余村矿坑举办了一场钢琴音乐会,悠扬的琴声在山谷间回荡。

“村里定期举办各种富有村味又与时尚接轨的文化体育活动,像乡村健康跑、民俗踩街、乡村村晚、农民画展、音乐会等。”陈媛说,“这几年,余村乡村文化氛围越发浓厚,也更‘潮’了。”

打造“大余村”,格局变更大

“一村富不算富,村村富才是真的富。”余村并未满足于自身的发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些天,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正与周边村的负责人一起研判“五一”客流。

“我们打破行政区划,打造了一个覆盖3个乡镇、24个村的‘大余村’,大家抱团谋发展,共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汪玉成说,“在推进重大项目过程中,余村充分发挥了龙头引领作用。目前串联3个乡镇的‘云上天路’已建成,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成了一条旅游风景线。”

据悉,预计在今年年底,余村和云上草原景区之间将开通索道。届时,游客能从村里快速到达景区、酒店和民宿。

“这一举措实现了流量共享,各方都是受益者。景区带来了更多游客,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余村则为景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汪玉成告诉记者。

当前,全省上下都在谋划如何缩小“三大差距”,余村也在积极行动。“我们将继续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大余村’片区固投资金1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2个,同时在‘青年入乡’上加大力度,力争实现‘135’工作目标,即在地新经济与青创项目超100个,在地青年超3000人,打造青创空间5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大余村’从‘青年入乡’先行地向样板地转变。”汪玉成信心十足地表示。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