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怎么做?宁波市委一号文件这样部署

日期:2025-04-10来源:杭州寺庙作者:杭州疫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宁波市委一号文件《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行动方案》日前制定下发。有哪些重点举措?又定下什么阶段性目标?4月9日,宁波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相关内容。

记者注意到,宁波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明确了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的具体行动与目标,更从深化改革创新和发挥部门合力等方面拿出了不少实招,可谓“干货”满满。

3篇文章,15项行动

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这个核心目标,“千万工程”是牵引,城乡融合发展是主线,缩小“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

对此,宁波将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强城”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兴村”是全域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则是推进城乡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

这实际上也是浙江提出的大战略。作为经济大市的宁波如何围绕这“3篇文章”做出自己的特色?会上,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介绍了 15项行动。

围绕“强城”,重点推进5项行动:区域联动发展行动、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县城承载能力提升行动、中心镇功能提升行动以及山区海岛乡镇高质量发展行动。

围绕“兴村”,重点推进5项行动:乡村“土特产”提升行动、和美乡村联创联建行动、强村富民提质强能行动、农村土地资源激活行动、青年入乡发展行动。

围绕“融合”也将重点推进5项行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城乡规划协同行动、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行动。

深化2个维度改革

改革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抓手。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宁波市委一号文件提到多项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举措。发布会上,李斌从地和人两个维度,进行了改革举措的解读。

“做活‘地’的文章,宁波将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夯实强村富民的制度根基。”李斌介绍,首先是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我们还将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着力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推动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的目标。实施全域闲置农房盘活行动,在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方面闯出新路。”

如何做好“人”的文章?李斌介绍,宁波将打造乡村人才矩阵,大力培育“新农人”,形成百名“浙农英才”、千名产业“头雁”、万名农创客、十万现代“新农人”的乡村人才矩阵。

另外宁波将构建1个市级农民学院、10所县级农民学校、N个基层农民田间学堂的现代乡村人才培育体系。同时健全创业孵化体系,优化乡村营商环境。

如何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

县城是带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中心镇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3月,浙江召开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2025年工作推进会,提出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启动1条发展轴建设。

“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如何建?提升县城和中心镇的承载能力是关键。

首先要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重大项目带动,今年将实施县城承载力提升40个重大项目,年度投资80亿元以上。”宁波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周坚巍介绍。

第二个方面是加快省级中心镇培育。宁波将培育四大赛道中心镇,并推动镇间抱团协同发展,发挥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

周坚巍介绍,宁波还将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强化基础设施谋划建设,加快推动公共服务集成,统筹谋划发展轴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促进片区公共服务一体融合、组团共享。

作为新的抓手,“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将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戴涛认为,首先能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比如,象山一些村庄,在网箱养殖方面有基础,我们希望通过为上下游产业提供合适的空间保障来延长产业链。”

“希望通过经验总结和方法完善,让承载着大家美好愿景的‘富春山居图’在宁波落地成真。”戴涛说。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