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自习室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学习。青园社区供图
4月7日下午4点,天色微暗。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天盛西子小区,一盏盏灯光准时亮起,“共享自习室”迎来了放学归来的孩子们。
米色桌椅整齐干净,几排书架靠墙而立,书香在空气中轻轻弥漫。4名来自广场路小学上陡门校区的学生围坐一桌,埋头写作业,不时轻声讨论。
“这里环境好,朋友多,就像在学校一样。”杨同学笑着说。“比家里安静。”林同学接话。“我最喜欢《三国演义》,已经看了好几遍。”周同学眼里闪着光。
这个自习室,是青园社区“共享空间”的一角。2023年,蒲鞋市街道以“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为契机,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对老旧小区的闲置空间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出一块1500平方米的共享服务区域。
除自习室外,空间内还设有童乐荟、共享母婴室、红色唱吧、共享苗圃、共享会客厅等多个功能区,既能满足儿童学习娱乐,也服务全龄居民的日常交流和文化生活。
“孩子放学早,我们下班晚,以前总担心他一个人在家。”自习室外,家长梁先生望着屋内认真写作业的儿子,语气轻松,“现在放学就来这里,有志愿者照看,我们也能安心工作。”
自习室全天候开放,白天有志愿者轮值,夜间安排巡查人员,保障使用安全。节假日期间,书法培训、亲子阅读等特色活动也常态化开展,吸引越来越多居民参与。
“共享的不只是空间,更是邻里情感与成长陪伴。”青园社区党委书记王君介绍,自2023年改造以来,社区持续拓展“共享”内涵。2024年,已举办13场城市文化记忆研学活动,同时引入儿童兴趣课程、科普体验等内容,让共享空间不断延伸至更广阔的城市生活场景。
夜色渐浓,自习室仍灯光明亮。翻书声沙沙,指点声轻轻,孩子们的笑声偶尔跳跃其间,汇成一幅温柔画面。
当城市不断追求“高大上”,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正用行动证明:幸福,也许就藏在15分钟生活圈的“微光”里。
原标题:老旧小区里的“共享自习室”点亮孩子的成长“微光”
记者庄越通讯员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