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讯 英国《卫报》4月9日文章,原题:我们只能涨价:身处贸易战前线的义乌商户忧心忡忡却态度坚定 副题: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商户们担忧全球经济震荡的冲击,已减少对美国业务的依赖 若你曾购买过圣诞装饰品、纽扣、电动剃须刀或其他的廉价制成品,它们很可能产自浙江义乌——一座拥有全球最大批发市场的中国城市。经营面积达640余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聚集了数万家供应商。随着美中两国相互威胁加征更高关税,义乌的供应商正处在贸易战最前线。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50%的关税,这将使部分商品总税率超100%。义乌商户虽对新关税感到忧虑,但自2018年(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他们中多数人已做好准备调整策略,将业务重心转向美国以外的市场。
王桂英(音)在义乌经营画框批发生意已有30年。她表示,如今她的美国客户占比不足10%,远低于创业初期。目前的主要买家大多来自中东地区,“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但不能停下来。”与王类似,经营美妆配饰的马琳(音)的主要客户也集中在中东。她认为关税影响尚难评估,但“将给中美之间的贸易造成巨大损失”。义乌商户们更担忧特朗普关税引发的全球经济冲击,而非单纯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接受《卫报》采访的华尔街交易员认为,特朗普对第三国的关税只是施压这些国家跟进对华征税的筹码。这正是程晓燕(音)这类出口创意烟灰缸的卖家所担心的,“如果只是美国倒没关系,我担心其他国家效仿。”
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目前中国约15%的出口销往美国,低于2017年的19%。尽管部分商品最终仍然通过第三国进入美国货架,但减少对美国风险敞口的总体推动力在官方声明和统计数据中都显而易见。例如,义乌官方报告的2024年贸易统计数据称,该市去年的进出口额为6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8%,其中18%的贸易是与非洲的、17%与拉美、10%与东盟国家,却未提及美国。
经济预测机构Enodo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列娃说:“尽管面临经济逆风……但中国在贸易对抗中拥有多重结构性优势。”她分析若特朗普落实50%附加关税,最终美国消费者将为此付出代价,仅这项关税对美国经济的自损效应就可能超过中国的任何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