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温州“打鸟”去处知多少?

日期:2025-04-11来源:浙江鼎力作者:浙江世宝

  龙港滨海湿地黑脸琵鹭白琵鹭方明和/摄

  三垟湿地白胸翡翠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供图

  三垟湿地黄胸鹀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供图

  龙港滨海湿地反嘴鹬方明和/摄

  温州网讯近日,“打鸟”登上热搜,相关话题引发热议。那么,温州的鸟类资源如何呢?4月8日,记者从温州市林业技术推广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了解到,温州全市野生鸟类达500余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3%,截至2024年底记录到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在内共2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7种,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每年在这里能记录到的迁徙及越冬水鸟有100多种,10多万只,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

  什么是“打鸟”?

  所谓“打鸟”,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而是摄影圈里一个常见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要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因为鸟类体型较小且十分机敏,拍摄过程如同“打靶”一样,因此被戏称为“打鸟”。

  “打鸟”好去处

  目前,全国各地文旅部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喊话”,纷纷推销起了自家“打鸟”好去处。那么,温州有哪些“鸟类天堂”值得一探究竟呢?

  三垟湿地

  目前已发现鸟类156种

  若有人问,我国东南沿海比较有名的“城央湿地”在哪里?不少人可能会说是杭州西溪湿地,西溪湿地名气大,它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体量也大,规划总面积达11.5平方公里。其实,位于长三角“南大门”温州的三垟湿地,面积稍大于西溪湿地。

  三垟湿地作为浙南地区最完整的水网湿地,以“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水网特殊地貌而闻名,由161座岛屿和138条河道组成,被誉为温州城市“绿肾”。

  记者从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三垟湿地已发现鸟类156种,包括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其中,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为黄胸鹀,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包括凤头鹰、红喉歌鸲等。其中,2024年新增记录鸟类11种,包括八声杜鹃、白胸翡翠、发冠卷尾、红耳鹎、红喉姬鹟、红头穗鹛、松雀鹰、小杜鹃和烟腹毛脚燕等。

  据悉,三垟湿地内设置了一处观鸟屋,以木材、茅草等自然材料搭建,并设计茅草包裹观鸟屋,使整体与湿地环境相融,把人为的干涉降到最低,远眺动植物等湿地景观。

  龙港滨海湿地

  黑脸琵鹭已来“做客”

  近日,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鸟类监测员与来自杭州的鸟类专家严志文一行在龙港滨海湿地开展迁徙候鸟观测时,记录到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其中一群58只琵鹭集群尤为显眼,这其中包含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和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春季的部分候鸟已经换上了繁殖羽,比冬季暗淡的羽色靓丽不少。其中一只黑脸琵鹭还有着独特的“身份”,其脚部佩戴了彩色脚环,编号为“Y21”,是在韩国被环志的个体,也是龙港的“老朋友”,因为它在这里已经被观鸟爱好者多次记录到,这也说明龙港滨海湿地对于全球迁徙候鸟的重要性。此外,当天还记录到了远道而来的东方鸻、小杓鹬、大滨鹬等迁徙鸟类。

  龙港滨海湿地位于龙港新城围垦区内,现有保护面积近3000亩。4月8日,记者从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了解到,目前,龙港滨海湿地已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5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9种。其中,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为青头潜鸭、白头鹤、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卷羽鹈鹕、勺嘴鹬、黑嘴鸥、遗鸥和黄胸鹀。另外,龙港市域内共记录鸟类18目55科140属249种,龙港市记录的黑腰滨鹬为中国鸟类新记录,红胸黑雁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白头鹤为温州市新记录。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眼下,龙港滨海湿地可以观看到的主要是鸭类、鸻鹬类、鹭鸟、小型鵐类等。

  乐清清和公园、胜利塘河公园

  大量候鸟会来此栖息觅食

  每年春秋两季,一些鸟儿会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有规律地进行大规模迁徙。我国有三条鸟类迁徙路线,乐清湾是其中东部通道的必经之路,相当于鸟类迁徙中的一个中转驿站,很多鸟儿都会选择来这里栖息、觅食与繁殖。

  乐清湾湿地常见的鸟类有黑尾鸥、苍鹭、白鹭、黑水鸡、小鸊鷉、普通翠鸟、蓝翡翠等,这些是留鸟;旅鸟则以鸻鹬类为主,有蒙古沙鸻、小杓鹬、中杓鹬、红腰杓鹬等,迁来时成千上万,飞行中群鸟追随领头鸟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好似一团团乌云翻滚,且振翅声呼呼作响,场面十分壮观。

  位于乐清市中心城区东南角的清和公园和胜利塘河公园都是城市观鸟人选择观鸟的好去处。其中,清和公园湖面上有一个约600平方米的“白鹭岛”,远远望去,有上千只白鹭在这里聚集,像一朵盛开在湖中的大白花;胜利塘河公园则吸引到青脚滨鹬、黑嘴鸥、斑嘴鸭、白鹭、绿翅鸭、苍鹭等大量候鸟前来栖息觅食。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