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潘怡帆
“方孝孺是中国古代儒家正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值得后人深入发掘、认真研究。我们一定要将‘方孝孺思想和正学精神’弘扬传承、发扬光大,推动其走向国际广泛传播。”近日,记者赴常州,采访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始人、方孝孺研究中心主任方成健时,他坚定地表示。
方成健是方孝孺二十四世孙,也是《方孝孺大传》的总策划、出品人,在推动方孝孺文化研究和弘扬正学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毗陵滋本堂方氏家族’启动方氏宗祠重建、方氏宗谱重修(九修)工程时,才得知方孝孺先生竟是我的先祖,振奋自豪之余,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应该为传承和弘扬正学精神出一份力。”
从2012年起,方成健以“正气浩然、忠贞正义、无惧无畏”的正学精神为核心,创立“四海同方”文化公司,与常州大学共同成立、合作共建“常大国学研究院”,并依托此平台陆续成立了“正学书院”“方孝孺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和传播推广机构,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全球华人学者乃至外国学者参与到方孝孺的研究和传播中来。
方成健的车子、茶杯上都贴着方孝孺的标识,办公室墙上则挂着书法作品——“做新时代的读书种子”。他表示,方孝孺是第一个被称为“天下读书种子”的人,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需要记住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读书种子”兼具精神内涵和外延价值,可以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文化载体,引领年轻人争做新时代的读书种子,实现文明的代际传承与创新发展。“所以我在方孝孺诞辰666周年大会上,就发起了一个倡议,将3月16日设立为中华读书节。”
在方孝孺思想的影响下,方成健非常重视家风教育,在儿女18周岁时,为他们在曲阜孔庙举行成人礼,了解方孝孺的生平,学习他的思想和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他坚持以诚信为本,鼓励员工勇于创新、敢于直言,营造开放包容的企业氛围。
这些年,宁海和常州,因为方孝孺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地该如何形成合力?“宁海是方孝孺先生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而常州也是底蕴深厚、名人辈出的千年府学之城。两地要基于不同的历史遗存与人文特性,确定不同的分工定位,展开交流互鉴。”方成健表示,宁海方孝孺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与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方孝孺研究中心深化合作,在学术成果、活动经验方面互鉴共享,让方孝孺研究力量更为强大,资源更为丰富,视角更为多元,层次更加多维。两地要继续探讨和创新交流方式,逐步形成机制,带动社会化互动,如开展推广“正学精神”联动游学,举行“新时代读书种子”联合培养计划等,促进正学文化传播。
宁海当前正在打造“正学创新之城”,推动“天下读书种子之乡”盛景再现。方成健认为,人文精神引领经济社会活动,在开展科技创新、经济创新的同时,也要开展人文精神上的创新,让“正学精神”当代化并面向未来。在研究提炼正学精神价值的同时,可以用微剧、短剧等快速有效的传播方式,让世人了解方孝孺。宁海也可以在文化基因解码、文旅场景重构等方面进行各种探索,如打造以明代文化为核心的正学文化村,建设古风藏书阁与现代功能结合的复合型图书馆,复原市井风情的仿古百姓生活街区,形成文脉传承、学术研究、文旅消费三位一体的明代文化综合体。
在营造方孝孺读书文化氛围方面,他建议,每年定期举办“中华读书节”“正学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构建覆盖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的多维阅读体系,推广全民阅读,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方孝孺思想、弘扬正学精神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与上海、南京等地方孝孺研究机构的交替联动,持续举办“正学国际文化论坛”,吸引更多的文化资源和人才,形成凝聚效应,扩大方孝孺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