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离“早八外语课”开课还有20分钟,义乌国际商贸城里已经热闹了起来。
市场经营户:每天来,第一个来这里。
市场经营户:急着来,就是想抢第一个位置。
市场经营户:已经迟到,我先去学。
这堂特殊的外语课,已经连续上了19年。学员都是市场里的经营户,最近,阿拉伯语课程全新上线。
芬兰客商 ALXE:从Hello到Habibi,义乌老板娘真牛!
阿拉伯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为了把它拿下, 54岁的俞瑞英在做生意之余见缝插针,整理货架时还不忘了背单词。
义乌市场经营户 俞瑞英:国外的客户多,最大的痛点其实就是语言上的沟通。阿拉伯的客户到我们要吃饭,我啥都不会说。
傅江燕是俞瑞英学外语的“同学”,以前,她用AI翻译外语带货,做着做着,她觉得有这个“技术”还不够,面对面沟通交流更能彰显对顾客的诚意。
义乌市场经营户 傅江燕:虽然说是能获客能引流,但是我感觉还是缺少一点温度了。就是没有说那种语调、语气,没有把你的感情融入到里面进去。
55岁的姚宝娟是市场里名副其实的“大学姐”,20年前就开始学习英语。随着国际客户越来越多,2011年,姚宝娟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最近,她每天晚上又开始恶补俄语课。她说,哪怕不是为了做生意,能和世界各国的客户用外语交流,本身就很快乐。
义乌市场经营户 姚宝娟:一个老外,然后他走进来,他跟我订了货,我就说Habibi,他就很开心很惊讶。他说你怎么叫我Habibi呀,我说不好吗,他说很好很好,他开心得不得了。能沟通,不像以前一样计算机摁一下,那是干巴巴的。
也门客商 AZIZ阿齐兹:When she talk Arabic, I understand her. Seriously, I feel like happy.(当她说阿拉伯语时,我能听懂。真的很高兴。)
学会外语,掌握真本领。那些AI无法捕捉的呼吸频率、手势温度,成为义乌市场里最珍贵的硬通货。每天早上八点,经营户们都会激情晨读,还带动了不少年轻人的加入。
市场经营户:看到这些大姐,感觉我自己以前真的是太懒。
市场经营户:我们都是 00 后。如果姐姐们能拿下,我们也能拿下。
埃及客商:It's amazing. It's good for us.(真的很惊讶,这对我们来说很棒。)
19年来这堂“外语课”已经吸引了超50万人次参加。商贸城正谋划上新更多外语课程,满足经营户的不同需求。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学院负责人 张利:大家都很努力,只要为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好
义乌市场经营户 傅江燕:通过我们这个语言的学习,让我们的这个交易额能够翻一倍。
义乌市场经营户 姚宝娟:义乌老板娘我觉得现在全球都知道了,勤快、能干、不怕艰难。我要把这些国家的语言都学好,然后做全球的生意,让每个客户进来都可以跟我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