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迎来“挺直”人生 西藏嘉黎7名青少年在温脊梁正姿后将陆续返乡

日期:2025-04-14来源:温州瑞安作者:温州台风网最新台风

西藏嘉黎7名青少年在温脊梁正姿后将陆续返乡

在温半年多,西藏嘉黎藏族青年扎西扎巴挺直了腰杆,身体从167厘米“长高”到了182厘米。

4月12日,他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康复出院,以挺拔身姿踏上返乡行程。去年9月,在温州市宣传系统新闻公益行活动中,上胸椎弯曲100多度的他,与另外6名藏族青少年一同被接到温州,开启脊梁正姿之路。

4月11日,温州援藏工作组、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医大附二院联合举行“嘉有温情——西藏嘉黎严重脊柱侧弯患者治疗座谈会”,欢送即将返乡的扎西扎巴等藏族同胞。

活动现场,西藏那曲市嘉黎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副指挥长缪克排向温医大附二院、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温州都市报等单位赠送锦旗。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给每位患者送上1000元的慰问金。

出院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放牦牛

25岁的扎西扎巴来自嘉黎农村,在温州治疗六七个月,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脸颊上的高原红也褪去了许多,卸掉了脊柱侧弯带来的沉重“包袱”,真正挺直腰杆,人也变得开朗自信了。

“回家后,我要和家人、朋友分享在温州的每件事情,这几个月太奇妙了,每天充满着希望。温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医生、护士对我们太好了,还有很多好心的温州人。”座谈会上,对于即将启程返乡,扎西扎巴又是期待又是不舍。

期待的是,他想尽快回到家乡,让亲人看看他现在的样子;不舍的是,让他挺直人生的温州,给他留下了太多的温暖感动。扎西扎巴说,回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帮家里放牦牛,为家人减轻负担。

扎西扎巴10岁时就被确诊患有脊柱侧弯,医生建议他在12岁左右这个最佳治疗期手术治疗。可是,扎西扎巴家是农村低保边缘户,9名家庭成员全靠牧民父母微薄的收入,而且他母亲还体弱多病,家里没钱给他手术治疗。由于脊柱侧弯严重,他成年后也无法帮家里放牛,因为一干活就会背痛、透不过气来,只好长期在家休养。

去年8月,在温州援藏三十周年之际,温州市宣传系统新闻公益行活动走进嘉黎县。

在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的帮助下,扎西扎巴、次仁欧珠、拉吉、曲加、桑美、桑卓和次仁罗布等7名严重脊柱侧弯青少年,被集体接到温医大附二院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这些藏族青少年的脊柱侧弯程度都达到100多度,最严重的有145度。温医大附二院骨外科主任王向阳教授团队通过3D重建技术等先进手段,为7名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已治愈包括扎西扎巴在内的多名患者。

藏族小姑娘希望治愈后能跳舞

这趟温州之旅,让这7名藏族青少年和家属刻骨铭心,更充满着感激。

“脊柱侧弯曾让我们痛苦不堪,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你们,我和小伙伴们都盼着康复后能自由奔跑、重返校园,真心感谢。”15岁的藏族女孩桑美作为患者代表在座谈会上这样说。

桑美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小爱跳舞,但因患有严重脊柱侧弯,常被人说舞姿不好看,很伤她自尊,慢慢变得不爱跳舞。

“上学后,体育课也上不了,不少同学见我身体歪着,也不爱跟我玩,这让我很自卑,也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感觉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桑美说。

来温州时,已读初三的桑美身高才135厘米,虽然目前还处于头盆环牵引固定术治疗阶段,但身高已“长”至162厘米。

王向阳说,桑美等3名患者的手术治疗将于这周进行,手术后两周左右就可出院回家。对于即将进行的手术,桑美很期待。“我问过医生,康复后我可以跳舞,我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跳舞给家人看。”桑美满脸笑容地说。

桑美说,由于要治病,她暂时休学了,手术康复后将重返校园。“我要努力学习知识,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

7名藏族青少年受到温州各界关爱

缪克排说,此次7名严重脊柱侧弯藏族青少年来温治疗,得到了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和温医大附二院的大力支持,温州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在得知他们来温治疗,我市爱心人士自发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温州爱心小组”,两次共送上10.5万元善款;浙江森马慈善基金会资助他们20万元医疗费;龙湾区慈善总会日行一善义工队给拉吉送来1.2万元善款,还带来了牛奶、蛋糕等慰问品;嘉福寺住持宗淼法师委托义工将151名(个)爱心人士(单位)捐赠的51866元善款送到7岁藏族少年曲加手中;温州太平慈善功德会资助了其中3名患者的全部治疗费用。

“7名藏族同胞中,有个别患者还有其他基础疾病,情况比较严重,治疗费用比其他脊柱侧弯患者要高不少。真的很感动,大家纷纷施以援手,一点点筹集善款,帮助这些藏族青少年,给他们希望和未来。”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人陈忠说。

温医大附二院、育英儿童医院党委书记林坚说,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公益是有力量的情怀。当医疗帮扶跨越山海,当公益慈善连接民族,它早已成为守护生命尊严、促进民族团结、践行共同富裕的时代注脚。

林坚说,他们医院正在打造“最有爱心医院”,与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等爱心机构合作,将西藏嘉黎、四川阿坝、新疆阿克苏等温州对口支援地的患者接来救治。同时,医疗帮扶不仅要“接进来治”,还要着眼“走出去帮”。下一步,他们将在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构建“全周期”的健康守护、架起“心连心”的情感桥梁和凝聚“全方位”的社会合力等方面做更多的探索。

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雷介绍,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链接社会各种资源,致力于做好慈善事业、推广慈善事业,心中始终惦记着民生、惦记着老百姓。媒体慈善从扎根温州,到走向全国,现在陈忠慈善工作室还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医疗救助活动,慈善“朋友圈”越来越广,受到帮助的各地同胞也越来越多。

杨雷说,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非常关注对口支援地区群众的民生福祉,积极融入对口支援工作大局,为对口支援地区各领域工作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目前,市新闻传媒中心已实现西藏嘉黎县、四川阿坝州、新疆拜城县、青海格尔木市等4个温州对口支援地区合作项目全覆盖,累计捐款捐物超1700万元。

缪克排表示,7名严重脊柱侧弯患者在温治疗挺直腰杆,彰显了温州大爱,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15岁桑美半年 “长”高27厘米 卸掉背上“包袱” 迎来“挺直”人生

记者郑俊杰/文

林舒菡王诚/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