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4月14日讯(记者 吉文磊)4月15日,浙江正式入汛。记者从14日召开的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防汛防台抗旱形势较为严峻,影响我省的台风数量偏多,预计夏季将有1至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我省。
“从空间分布看,今年我省梅汛期降水北多南少,浙北北部降水量偏多两成以上,区域性暴雨洪涝风险高;浙中南地区可能出现突发性强降水。”省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出梅后,全省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需注意防范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综合气象形势和地域条件,我省各地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将面临不同挑战。在浙北,钱塘江、苕溪等流域易发生流域性洪水,致灾风险高,对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将带来较大影响;在浙西、浙中南,当地山多山高,若出现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
未雨绸缪才能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汛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责任落实方面,省防指办公布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114名防汛防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各级防指也将同步公布4.6万名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人,真正做到责任上肩、到岗到人。
隐患排查方面,当前各级各部门抢抓汛前“窗口期”,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等8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了“拉网式”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属地均按要求落实闭环管控,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应急保障是防汛备汛的重要举措。据统计,目前全省各级已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99亿件、总价值约37亿元。针对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问题,全省1.6万余个多灾易灾村配备了卫星电话,汛前均已全面调试到位。同时,省市县乡四级共编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371支9.4万余人,全时备勤备战,遇到突发状况可迅速投入抢险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