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中国蓝观察丨构筑防汛“安全网” 浙江各地这样落实中国蓝观察丨构筑防汛“安全网” 浙江各地这样落实

日期:2025-04-15来源:杭州旅游作者:杭州机场

4月15日起,浙江将正式进入汛期。综合研判,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事件趋多趋频,防汛防台抗旱形势复杂严峻。全省各地抢抓窗口期,构筑防汛“安全网”。

据省防指办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许小月介绍,截至目前,汛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简要用4句话来概括就是:责任上肩、隐患清零、基础夯实、保障到位。

责任落实

省防指办将于4月15日入汛当天,公布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114名防汛防台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各级防指也将同步公布4.6万名市县乡村四级包保责任人,真正做到责任上肩、到岗到人。

此外,针对老弱病残幼等重点人群,各级防指已落实“一户一策”转移责任人,人员转移期间要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全力确保群众安全。

宁波市奉化区水利工程的防汛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全区86座小型水库、247座山塘、11条海塘、52座水闸、12座闸站、28座农村小水电站、30段堤防“三个责任人”全部落实到位,64处小流域山洪灾害责任人、预警员明确到人。

湖州市德清县已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等防汛责任人进行了全面落实。据湖州市德清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颜开宇介绍:“全县总共落实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行政、技术和巡查责任人总共 400 多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人员转移责任人,全县总共落实了相关人员157 人。”

隐患排查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抢抓汛前“窗口期”,聚焦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海域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生产、旅游安全等8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了“拉网式”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属地均按要求落实闭环管控,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衢州市水利部门自4月1日起开展汛前排查工作,累计排查水利工程1575处,在建工程58处,小流域山洪风险区1835处。4月14日,杭州临安太湖源镇横岗水库巡查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大坝以及上下游的坝坡进行了巡查,并在巡查结束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上报。

基层基础

年初,省政府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今年要推进800个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建设。当前,各地正有力有序推进,主汛期前将全面完成建设,投入实战运行。此外,水利、住建等相关成员单位也在全力“打基础、夯基石”,持续加快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防御工程再上新台阶。

温州市永嘉县目前单体最大的水利工程永嘉县菇溪分洪工程正加班加点,抢修水利,争取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一期堰坝(右岸堰坝)水下工程的施工工作。永嘉县菇溪分洪工程建成后将菇溪上游的大部分洪水直接排入瓯江干流,显著减轻镇区的防洪压力,防洪保护人口约6.7万人,保护耕地0.17万亩。

杭州市萧山区的永兴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先行段)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这一重要水利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平湖市水利部门在汛期到来前,有序推进城市防洪扩展工程,加快圩区建设,提升防汛能力。

应急保障

据统计,全省各级已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99亿件、总价值约37亿元。特别是针对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问题,为全省1.6万余个多灾易灾村配备了卫星电话,汛前均已全面调试到位。

同时,省市县乡四级共编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371支、9.4万余人,全时备勤备战,遇到突发状况迅速投入抢险救援。此外,积极推进巨灾保险服务工作,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灾损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补充作用,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和影响。

入汛在即,金华市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工作,筑牢基层防线。目前金华全市配备专业水利抢险队伍17支,启用42个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储备编织袋、排水泵等抢险物资163.5万件。

桐乡市各地积极组织人员对所有防汛物资仓库物资准备到位情况进行进仓督导。濮院镇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共收集了防护用品、通讯预警设备、防汛袋、生活物资等8大类物资。其中今年新采购的吸水膨胀袋、应急电锯、机泵浮力器等,都将成为今年防汛应急的新利器。

我省今年防汛防台抗旱难度大、挑战多,各地提前开展防汛工作,一张张防汛“安全网”正编织成形,最大限度把各类防汛风险隐患消除在未发之时。

0相关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