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通报了2024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结果和授予“神农鼎”单位。其中,温州连续三次夺得“神农鼎·铜鼎”,被授予“神农鼎·银鼎”。
这是温州连续六年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专项工作优秀单位,也是全省首批荣升“神农鼎·银鼎”的地级市之一,全省仅4个地级市、10个县(市、区)获此殊荣。同时,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平阳县、苍南县等地均获优秀等次,乐清市被授予“神农鼎·银鼎”,瑞安市被授予“神农鼎·铜鼎”。
“神农鼎”是目前全省乡村振兴领域最高荣誉,对年度实绩考核优秀的设区市、前20名的优秀县(市、区),授予“神农鼎·铜鼎”。累计三次“铜鼎”晋升为“神农鼎·银鼎”。

曹村田园综合体
近年来,温州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引领,围绕“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全面实施“兴村九大行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30211元增加到2024年的44263元,年均增长7.8%,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4,较2019年缩窄0.18。2024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1459元、同比增长11.2%,连续三年增速居全省前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9.2亿元、同比增长3.6%;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全省第二,总收入3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行政村达100%。
聚焦群众“饭碗”
做大做强“土特产富”

铁皮石斛全产业链
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千斤粮万元钱”模式扩面提升,小麦面积、产量、单产增速均居全省第二,“稻-稻-油”模式油菜百亩方亩产全国竞赛第一。年产2000吨的农科城数字化植物工厂正式投用,全球最大智能子母网箱综合体建成投用。全链条推进“六个一”产业,雁荡山铁皮石斛入选“土特产”精品培育试点,大黄鱼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9个“双强”项目入选省典型案例。率全省之先探索市域农村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广运营前置等经营模式,2.8万名现代“新农人”奔赴乡村就业创业。
聚焦乡村“建设”
全域提质城乡融合

永嘉县南陈村
推行和美乡村“十不十宜”建设导则,洞头、乐清列入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省级试点。整治风貌落后村400个。点线面结合推进和美乡村联建联创,新建“一县一带一片”示范区12个,累计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39个、一般村138个。实施强县兴村富民攻坚行动,城乡提升工程获省年度A档前列,重大项目年度投资额和完成率分列省第一、第二。聚力“七优享”工程,建成一批“一老一小”融合场景、“15分钟公共服务圈”项目,康养联合体乡镇覆盖率达84.3%。
聚焦农民“钱袋”
稳步推进增收致富

纸山厨娘农村妇女再就业
全面开展以“市集经济、农播带货、乡村畅游”为重点的点亮乡村六个“百千”行动,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吸引乡村旅游450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130亿元。激活闲置宅基地农房3714宗,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5.1亿元。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实施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市级试点项目19个,累计归集就业岗位1.9万个。建成“共富工坊”超1500家,吸纳就业5.4万人,人均月增收超2700元。
原标题:温州夺得“神农鼎·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