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林伟通讯员唐悦旻
4月16日,海曙区鼓楼街道全省首创试行临街商铺“外摆区”,并通过媒体发布了实施导则的报道后,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对这一举措拍手叫好,也有不少人担心商铺“外摆”的时候会影响车辆或行人的通行。
4月18日,记者来到鼓楼街道,实地察看了两个已经“外摆”的商铺,而现场的情况或许可以消除这些市民的担心了。
视频制作:记者刘波
位于孝闻街63号的未来咖啡馆2017年就已经开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小小的一间店面,也不允许外摆。”店长翁园说,这次鼓楼街道试行“外摆”后,她立即就到街道进行了备案。



现在,未来咖啡馆的正面和侧面放了9把椅子和一顶遮阳棚,这些椅子和遮阳棚都摆放在人行道的边缘或者店面前凹进的空间,因此不会对盲道和行人的出行带来影响。虽然是午后,但坐在上面的顾客和行人却没怎么断过。
“有了外摆,我们的生意就会更好做,一方面增加了营业面积,一方面也让我们的小店有了生活气息。”在翁园看来,这些椅子可以让顾客坐下来品尝咖啡,也可以让周边的居民、路过的行人在这里歇一歇脚、聊一聊天。


正坐在椅子上喝咖啡的顾客陈先生表示,他是这家咖啡店的常客,而有了外摆后就更愿意来这里消费了。“国内把街道整治得太干净了,缺少了人情味。而在国外,街头咖啡非常普遍。”他认为,像他这样在外面喝咖啡会演变成一种街头文化。
公园路96号的N多寿司店侧面小路两边,摆放了好几把木椅子,对面更是点缀了不少花草树木。记者注意到,这条路通往一个公共厕所。“我们是动过脑筋的,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老板娘汤福娟说,而在以前,这里不但垃圾遍地,到里面上公共厕所的行人都是捏着鼻子跑过去的。


2年多前,汤福娟和丈夫和相关部门和单位商量,把垃圾房搬到了七八米远的地方,他们在原来的垃圾房前摆下了椅子,还种上了花木。“我们不断调整花木,直到它们适应这里的环境。”效果也显而易见,这里聚集起了人气,大家坐在门口的时候也带来了寿司店的生意。甚至,连周边的老年人也会专门散步到这里坐下聊天。
鼓楼街道城市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蔡建君介绍,他们设置了“3日快审”备案机制,由物业管理企业、房屋产权人或相关委托人向街道发展服务办提交书面申报材料,包括申请表、市场主体营业执照、外摆设置方案、承诺书及其他相关材料如权属证明、租赁合同、委托协议等。“经相关部门联审后,若无异议,我们将向申请人出具《准予备案通知书》。外摆区的备案最长期限不超过3个月,可以通过提交延期申请进行延期。”



截至目前,鼓楼街道已经有25家商铺进行了外摆备案。同时,为了激发街区活力、展现商户特色、提升鼓楼沿“有礼街区”辨识度,鼓楼街道还计划面向鼓楼沿步行街全体商户,公开征集闲置空间改造、创意外摆案例,入选的商户“有礼街角”将获得街道和街区管理方的奖励。